|
除了IM以外,「画音」还设计了“故事”模块,类似视频版的QQ空间,让用户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
“故事”类似于视频版的QQ空间
从产品层面来看,基于视频来收发消息的产品形态,对用户而言最大的门槛在于:大家并不习惯“露脸”。对此,的解释是,「画音」本身是定位在让家人、密友之间拥有更好的沟通体验。
在工作场景中,微信上有着大量的商务、陌生人社交,导致用户不习惯于露脸,但认为,在和最熟悉的人沟通时,露脸甚至能让彼此获得更好的体验,比如异地的父子、不常见的好友之间,如果能用视频消息的方式“看到”对方,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社交、工具都不是对的路径
事实上,「画音」是团队探索了2年的结果。最开始,这款产品的名字叫Pop而不是「画音」,形态也和现在完全不同。
“社交”是团队最开始尝试的切入点。尽管她知道,IM是一个比社交更有机会的市场(因为沟通是更底层、更高频的诉求),但是,最初从战略上公司还是选择了绕开IM——因为微信是这条路上难以撼动的产品。
最开始,Pop主推的是“故事”,即用类似视频版QQ空间的形态,让用户到这里分享生活、维持联系。由于采用了空间的形态,用户不会像在朋友圈中面临极大的社交压力,这是一开始找到的机会点。
但尝试之后,团队发现,虽然空间的形态可以减少社交压力,不会有打扰别人,但这也增加了用户互动的“难度”。对于一个社交关系还未形成的平台来讲,很难形成冷启动的正循环,反而让用户感受到被冷落的氛围。
社交方向没走通,团队又将方向调整至“工具”,即做足够好用的视频编辑工具。但这一形态带来的问题是:即使工具足够好用,也很难从中长出社交关系——“用户会认为,工具很好用,我使用工具就好,为何要在这里社交?”说。
两个预想的切入点都没走通,最终团队才将切入点改回“聊天”,这个会和微信直面竞争的方向。
谈及如何看用户为何要从微信迁移到「画音」这样的信平台上?称,“我们不认为视频是一种需求,而是一种语言,只是过去人们被工具限制了,无法使用这种语言”。
在她看来,思考的角度不是如何满足微信没有满足的需求,而是如果视频将成为未来一种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人类最基础的沟通语言,在彼时的场景下,大家会用什么样的工具来沟通?团队至始至终的目标,都是找到这个解决方案。
接下来,公司将会在“摄像头+5G”的趋势下做更多探索,目前的“视频IM”只是第一步,解决了碎片化异步沟通的需求,而在实时沟通等场景下,还有更多探索的可能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