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新兴产业正日渐成为各国培育全球竞争新优势的战略。在这场竞争中,中国民营经济在过去几年中紧盯国内外市场变化和需求,力求在新兴产业中开拓一片片蓝海,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中国现时的对策,而是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相比,如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法国未来工业计划等,中国一直将国家竞争力的换档升级聚焦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竞争方面。
两年前,中国提出未来五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
这一规划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积极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7个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和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提供最终消费品和强大制造业产业链条的民营企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数据显示,中国65%的专利、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总部设在英国的全球知名传播服务集团WPP发布的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排名显示,2014年中国国有企业占100强品牌总价值的71%,而到了2018年,国企仅占40%,民营科技和零售类品牌价值增长迅速,科技创新型企业已成为中国品牌发展的引擎,有力地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有237家民营企业,比上年增加了11家,占比为%。其中,信息科技、互联网+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是榜单中的亮点,这种变化体现了中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
回顾过去40年,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经历了量的爆发和质的飞跃,目前领跑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强劲。民营企业的成功在于经营机制灵活、风险意识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市场适应能力强,遇到压力能激发出内在韧性,遇到动力更能借势加速发展。比如,位居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的华为,2017年就投入近900亿元研发费用,创造了600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再比如,比亚迪吸引了德国戴姆勒共同设立合资企业,从2012年推出首款概念车到如今的腾势500电动汽车,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
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所占比例为二比一。这既说明民营企业在中国制造业产业链条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未来服务业仍然有巨大发展空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以及绿色发展理念带来的机遇,将为中国民营企业在互联网+零售、智慧产业、银发经济等新领域、新业态开拓出一片片蓝海。
针对民营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中国高层最近频繁做出表态,不仅强调发展民营经济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强调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为,在政治取向上存在很大问题,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在此背景下,中国近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包括央行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作为部分资本金,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11家证券公司联合设立约1000亿元总规模的资产管理计划,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奋斗精神。在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中,民营企业家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在新兴产业的蓝海中创造新奇迹。(国际锐评评论员)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