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迈越:科技促进“智能化工作”

[复制链接]
查看: 918|回复: 0

3664

主题

366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30
发表于 2023-10-19 11: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于2013年5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程迈越。

新浪财经讯“201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于2013年5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程迈越。
  以下为演讲实录:
程迈越: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是在思科战略咨询部,主要从事的是前瞻性的一些战略业务。我个人的专注是在城市创新,特别是高技术和未来城市发展、未来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结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很关注的一个课题,就是关于未来工作发展的趋势,我们叫它“智能化工作”。

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个信息,我们谈到的未来今天已经实现了,只是分布不均。有些地方、有些地区已经领先,而我们中国在整合全世界的最领先的经验,希望能够跟中国当地的情况所结合,形成中国独特的创新模式。

记得两年前听过一个讲座,作者是约翰逊先生,书的名字叫“好主意哪里来”,当时举了一个例子我印象很深,他是用达尔文当年在全球游历的时候,在思考物种起源的课题。他发现珊瑚礁物种特别丰富,占大洋水体不到2%,集中了60%的海洋生物。总结出来的规律,如果他们有密集的互相的互动,环境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有互动的话,物种创新的机会就成百倍的增加。互联的互相互动的人能更容易得到上帝的青睐,更容易发现好的主意。
  我们现在工作的场合,未来工作具备四个重要的特点:
一个是视觉化,还有一个就是虚拟化的协作。还有一个就是可移动的平台。主题就是让人能够在工作中更好的协作、沟通、推动创新。

有一个研究城市化的课题,研究者认为目前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人、财、物资源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营造一个新的环境?使得善于创新的更有前瞻性的这样一种素质的人能够安居乐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是竞争的制高点。一个好的主意就是能够互相协作、互相沟通。特别是在目前工作的环境下,工作的性质不断趋向于知识型的工作。它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开放性的工作环境,一个是服务于知识型工作,这就是我们定义智能工作的一个出发点。

这个图片比较夸张的把我们过去经历过的历史从经济的范畴,生产组织范畴做了一个总结。

我们看到人顶着水桶工作这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北京堵车的局面是一种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是集中式的工作场所造成的,大家定时定点到这个地方工作。可是在信息时代是不是还需要这样呢?所以我们把现代的这种白领办公室的工作严格做了一个分段。从最左面这一列可以看到这是工业时代,是以地点为决定要素的。是有很强的控制,对员工激励也是“胡萝卜加大棒”工作围绕实物的资产,比较机械式的,垂直部门之间的分割比较明显。沿革到了有一定的信息化、有大量的电邮和办公室自动化的技术,互联网开始出现。我的印象里90年代中期在美国,开始推进一个所谓远程工作的时期,我们目前很多行业很多经济体还是在这个阶段。大家可以协作,可以在家里工作,有一些在外工作的场所,也有一些公司设立了一些分布式的办公室。但是这个也有很大的缺陷,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社交的场所,也没有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保证它的劳动生产率,保证它长期的可持续的工作的模式。

思科的观点就是我们处于向智能工作模式转换的阶段。大量协作工具慢慢开始变成我们天天在用的东西。包括思科着力推广的网真系统,跟我们面对面开会完全同样的信息量,只是我们可以远在天边。另外就是大量的视频技术,包括众包技术,社交的媒体。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演进在不断的进程中,这个模式转型智能化需求,智能工作是一个过程,最终就是工作不受时空的局限。工作内在的动力也不受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制约。都是由知识工作者内在的激励产生的。另外是以服务为中心,是客户的服务和协作者之间的协作。另外都是以云为基础的工作方式。

智能互联这样的一种工作场所是互联的协作的众包的孵化器的方式。这也是体现了今天比较高端的职业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一种工作内容。他们要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和社会的功能都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整合起来。我们的智能工作就是让他们在他们目前的环境下,按照他们最喜欢的一种优先次序达到最高的生产率。

这个图片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做的尝试,慢慢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工作方式。是开放式的工作空间,宜人的环境,有最先进的视频协作技术。并不是每个智能工作站都一定这样。还有一些智能的系统,能够让带孩子的家长没有后顾之忧。

刚刚讲到智能工作站基本技术的组成有一个比较灵活的工作空间、有高速的互联网接入系统,同时这个网络有安全的无线的品质。它的预定系统完全是移动的,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基础是整合的沟通系统。

举个例子讲,比如作为一个会员用这个智能工作站的时候,我们把我们的号码或者会员卡拿到工作台一刷,这个电话终端就跟您在办公室通常用的完全一样了。另外它还有一些社会服务的功能。通常地点是在人们居住区或者经常去的商务的环境下,交通非常方便。通常都有咖啡和简餐的服务。另外可以整合很多其他的社会服务内容。

比如说有一些金融服务、甚至有一些可以做健康医疗、培训、教育这些方面的功能。

从08年开始在荷兰全境有4个智能工作站,到2012年已经遍布荷兰全部120个。当然不只一种模式。我们这里讲的W这个大概已经有100个左右。荷兰主要城区网络化的建成了分布式、共享智能工作站系统。W这个智能工作站运营商,他们现在是基于网络的预定系统,可以在下载一个APP,你拿着这个手机一扫就可以找到这样的智能工作站,在手机上可以预定你所要的服务,要一个工作台?还是要一个多大的会议室?还是要视频电话?这是非常方便的。而且不超过15分钟就可以找到一个智能工作站,而且不是开车,是自行车15分钟之内可以发现一个智能工作站。

另外TPX已经形成了公共视频交换系统,在全世界推广。还有一种模式是在办公楼的底层变成一个社交的智能空间,不但开放给这个办公楼所有的租户,同时也可以开放给大众。大家可以,也可以成为会员。这样一种新兴办公空间的组合模式非常成功,他们在阿姆斯特丹已经有两栋楼,回报率比一般的办公楼有明显的改进。

智能工作我们都知道是从欧洲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不是能够适应我们亚洲的环境呢?一开始给大家介绍的时候都还是有一些疑虑。但是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韩国已经把智能工作作为全国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国策。规划在2015年之前全国范围内做500个智能工作站,而且已经进行了某种立法的工作。把智能工作站基本场所的要求形成法律,以后的房地产开发一定规模上都要预留这样的空间,建立社区的活动中心,以便设立智能工作站。而且韩国自己的政府包销了30%左右的智能工作站的会员直接支持,直接鼓励政府雇员用智能工作的方式。在韩国目前是规模最大的智能工作的推广。
  法国也是在智能工作上有它独特的特点。


回来看在中国是不是有机会把智能这样的一个趋势汉化?在中国做落地呢?我认为有两个很重要的角度大家都要考虑。一个是在硬件方面要把我们的城市规划、城市的设计建设这些方面能够跟智能工作的需要做一个调整和结合。它是需要在社区内有这样合适的空间可以给大家共享。从软的环境来看,从工作管理,对于人的绩效考核,对于知识型工作的推动,包括政府相关的政策,可能都要形成对于智能工作的比较有利的环境。如果这两个条件慢慢具备,我相信智能工作一定会在中国形成它自己的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特色可以推广。

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北京开始了第一个智能工作站的试运营。跟我们的合作伙伴一个领先的绿色家具公司合作,地点在东大桥的芳草地。我相信大家如果有兴趣以后会有机会自己亲身体验一下。我期待着为未来的工作慢慢融入我们每一个在中国的知识工作者的生活中,使得我们的生活能够更有自主性、有更好的劳动生产率,也更有幸福感。

另外对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可以形成一种环境,能够吸引到更需要的人才,使得城市的经济更加能够具有创新的活力。

所以我们的目标作为思科公司的目标,我们希望能够去改变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的方式。智能工作不但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也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和我们学习的方式。它本身也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谢谢大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