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位大四学生通过回收大学生们弃之不用的旧教辅材料,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赚了三四千元钱,由此他们决定把"收旧书"作为自己的创业起点---
我们的创业从"回收旧书"起跑
我是在劳动部门举办的一次免费创业培训的课堂上认识小蒲和小李的。二三十人的课堂,多是些阅过世事的面孔,蒲福荣和他的同学李书瑞是其中最年轻的,他们是河北师范大学四年级的学生。
与专业不沾边儿的创业计划
既然来到创业培训课堂,必是有自己创业的想法无疑。就读于河北师大最好的专业之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我揣测,小蒲的创业计划应该与信息科学有关,至少,也应该与电脑沾边儿。
“请谈谈你们的创业计划吧。”我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可能袭来的专业术语。
“我们是收旧书的。”小蒲一句话,让我绷紧的神经闪了个跟斗。
“为什么?”我无法掩饰心头的疑惑。
小蒲仰着头想了想,一字一顿地说:“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符合国家政策。门坎儿低,好操作,符合‘增加收入、积累经验’的创业原则。”
原来,每年大学生毕业离校的时候,都会将大量弃之不用的教材、教辅书籍就地处理,当废纸卖掉。在不少发达国家,学生课本平均使用寿命为5到10年,而国内这些被当作废纸卖掉的书籍使用寿命大多只有半年,实在是太浪费了!把高年级学生废弃的书籍收集起来,卖给低年级学生,从中赚取差价,这就是小蒲他们最初的想法。
去年夏天,毕业生离校前夕,小蒲和另外两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奔走于省会高校中———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正值期末考试,他们不可能长时间在各个高校蹲点儿,怎么办?几个人一商量,决定和驻守在各学校的“破烂王”
联手,弥补时间和人手上的不足。
放暑假了,几个人谁也没有回家,把从“破烂王”手中收来的旧书分门别类地整理,以暑期函授生、考研留守族、打工留守族为目标顾客,准备迎接第一个销售高峰。没想到一个多月下来,竟然赚了三四千元。
体验“坚持”的真正分量
小蒲对创业的兴趣,是从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始的。当时正读大学二年级的小蒲在资料室泡了几天后,综合了很多新闻媒体的报道,选定了一个项目:为高收入家庭培训高素质管家。
按照创业大赛的要求,下一步要进行市场调查,以确定市场容量和目标顾客。设计问题,印制问卷,这些都很顺利。但是在进行面对面调查的时候,却让小蒲和他的同学碰了一鼻子灰。因为是为高收入家庭培训管家,他们把调查的地点选在高档社区和高档商场门口。
“对不起,耽误您几分钟时间。我们是做社会调查的大学生,问您几个问题好吗?”他们小心翼翼地问。
“没时间!”“我还有事呢。”“你们是干什么的?”……
在某高档社区门口,小蒲连问了五六个居民,得到的回答是:拒绝、拒绝、拒绝。而他的另一位同学更惨,在某商场门口连续被拒绝了九次,有的人甚至出言不逊。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坐在商场的台阶上,埋着头,强忍着眼泪。读过很多锲而不舍的创业故事,此刻他们才真正体会到“坚持”二字的真正分量。
原本要做100份调查问卷,最后只草草地做了20多份。这次并不算成功的创业计划,让小蒲他们迈出了认识社会的第一步———原来一件看似简单的工作,都要付出很多耐心,很多勇气。也正是从那次调查开始,让他们步入了“社会大学”的无形殿堂,点点滴滴地领略着它不同于有形大学的神奇和魅力。
创业目标锁定“绿色事业”
大四第一个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些同学已经和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更多的同学则在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东奔西走。和小蒲同居一室的小李也曾经是这些求职大军中的一员。然而参加了几家用人单位的面试后,这位来自武邑县农村的小伙子开始犯愁:为供自己上大学,家里已是债台高筑,还完债务,再在城里安一个家,少说也得十几万元,而大多数用人单位提供的月收入只有千余元。
此时,小蒲他们的生意正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干得红红火火,忙不过来的时候,小李也经常被“拉壮丁”。堆了满满一屋子的旧书要尽快整理好,几个小伙子从清早干到半夜,经常连饭也顾不上吃。累是累,但是几个同龄人在一起边干边聊,苦中有乐。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小生意,不到半年竟获利一万多元。小李的就业天平开始倾斜,到学期结束时,他已经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决定和小蒲他们一起创业。小李的加入,对“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小蒲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支持。
边上学边做点小生意,赚多赚少都是成功。可一旦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便要担起糊口甚至养家的责任,压力可想而知。
经过半年多磨练,小蒲的“创业班底”已基本上路,现在制约他们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进入2007年,小蒲便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打听贷款渠道,但是结果却让他乐不起来。有些金融机构专门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设立了小额创业贷款,手续简便,门槛也不高,但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小额贷款项目几乎没有。只有省建行推出了名为“助业贷款”的项目,但是要求贷款者要有稳定的工作或固定的收入,这让小蒲和他的“创业班底”哭笑不得。
“半年多的时间,我们用两千元的周转资金赚到了一万元,如果我们能获得几万元的创业贷款,我们有信心在几年内将这项‘绿色事业’做大做强。”小蒲的言语之间,虽有些许的无奈,但更多的是信心与期待。
本报记者张艳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