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ai领域创业不是凉了,而是到了新的阶段

[复制链接]
查看: 1108|回复: 0

3664

主题

366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16
发表于 2023-10-19 15: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8月5日,总决赛在创新工场北京总部成功落下帷幕。

本次的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展开,来自全球的200余名高校学生,在导师的引领下,历时2个月,分别在创新赛道、自动驾驶赛道、教育赛道、医疗与公共卫生赛道、商业赛道进行了大胆尝试。

经过评委打分、讨论,自动驾驶赛道的“&”团队和创新赛道的“方仔照相馆”团队,最终从37支参赛队伍,7支决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分获两个总冠军和5个分赛道冠军。


  图|现场评委、嘉宾、学生代表合影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对参与本次AI创新大赛队伍的创意、水平予以了高度评价,并且他对AI创业的未来作出了如下判断。

“有人质疑AI创业投资遇冷,我的看法可能略有不同。”

“AI项目并没有遇冷,而是随着AI的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很多AI项目不再算作是AI项目,而是归类到了其商业逻辑的领域内,这本质上是一个统计口径的问题。就像早年的互联网公司的概念,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离不开互联网”。

“早些时候,当时AI的概念刚刚兴起,懂AI的人还很少,因此「黑科技」类的公司备受关注,但他们的问题是很少有成型的变现方式,资本投他们就是希望能够加速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后来,随着一些AI先行者的成功落地,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开始考虑引入AI”。

“我在互联网大会上讲到过AI+和+AI的概念,我个人认为,产业+AI存在很大机会,创业公司也好,产业公司也好,引入AI这个变量将激发巨大潜力”。



图|李开复在试用“听医声”项目的产品,这也是今年唯一一支在赛期内做出硬件成品的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的总决赛的现场采用的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展开,大部分参赛选手,由于可能身处世界各地,不能齐聚北京,所以采用了在线演示的方式。

对于这个情况,创新工场CTO王咏刚表示,今年的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本次决赛采用这样的形式取得了基本和以往一样的效果,我是比较满意的。

但是,赛事的背后,学生们组成的各个团队,由于不能面对面交流,出现了合作困难的现象,有几支参赛队伍甚至因此退出。科技研发项目如果采用在线的形式,同面对面的形式相比,我保守估计效率要降低50%以上。

今年参赛的同学们都是一边推进项目进度,一边摸索如何线上协作的效率能到最高,某些团队表现得较为出色,比如获得冠军的积木建模项目(方仔照相馆),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工作背景,不同的工作方式,最终的结果却非常成功。

关于疫情之下的创业机会问题,王咏刚继续说道,我仅举个例子,不一定可行,比如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其实可以模仿健康码模式,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用大数据+AI的方式,自动记录出每个人的简历,这样用人单位发布的岗位就能很容易同对应的人联系起来,求职者和企业都将从中受益。


  图|方仔照相馆利用AI技术生成的积木人偶实体


会议的最后,李开复谈到了关于企业重金聘请的人才又回流到学术界的问题。

他说,这件事的具体原因我不点评,但它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全球高校对于技术,尤其是AI技术产业化、产品化、市场化都没有足够的对接。

虽然每个企业都标榜自己要创新,但其实企业有时候必须把盈利放到第一位,企业家要认真考虑“有用的创新”。而高校的天职就是创新,就是要突破人类知识的瓶颈,做出前人没做过的东西。当创新和赚钱碰撞到一起,可能会产生衔接不好的问题。

现在科研人员能够从企业里再回到高校,无疑会大大提升高校做科研时与产业、市场的相关性。

如果科研人员在考虑学术价值的同时,也能客观评价项目的商业价值,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比如张亚勤教授加盟清华大学,负责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再比如姚期智院士的“姚班”,不断探索学术的新高度,一个大学能够有“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格局和态度是非常好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