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的70家IPO排队企业中,45家拟在创业板上市,20家拟在科创板上市。驶入注册制快车道的高达65家,仅有5家仍在核准制通道。
21世纪资本研究院研究员周莹实习研究员陈利
2020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背靠“珠三角”,坐拥深交所,深圳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源地之一,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环境下孕育了中国第一批上市公司。
本报告是21世纪资本研究院《IPO幕后百强城市新动能榜单》第四期,聚焦“鹏城”深圳。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为深圳注入了强劲的资本活力。7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编制发布的《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报告》显示,深圳在资本活力综合排名当中独占鳌头,人均排名上市公司数量和人均上市公司市值都稳居第一。
上市公司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其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城市的综合实力。近40年里,深圳抓住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机遇,上市公司数量从最早的1990年深圳“老五股”发展至截至2020年8月底的317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北京的371家,和上海并列全国第二。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31日,深圳317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为9.74万亿元,仅次于北京的万亿元,高于上海的7.64万亿元。
截至8月31日,剔除已终止和进入发行阶段企业,A股全部IPO排队企业数量达到750家,深圳和上海以70家的数量并列第一,超过北京的60家。
注册制改革对深圳资本新动能的助力明显。21世纪资本研究院注意到,深圳的70家IPO排队企业中,45家拟在创业板上市,20家拟在科创板上市。驶入注册制快车道的高达65家,仅有5家仍在核准制通道。
而无论是已上市还是排队企业,在得以与北京、上海角逐的资本力上,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电子产业”是深圳资本市场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
信息技术行业领头创业板备受青睐
信息技术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测算,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对GDP增速的贡献率为4.63%。《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白皮书》显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6,全球1/10。
深圳是中国电子行业的硅谷,信息技术的聚集,产业链的聚集和完整,使深圳拥有一大批知名信息技术及电子企业,比如华为、富士康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有着“中国电子第一街”之称的华强北历史上曾诞生过50个亿万富翁和无数的百万富豪,他们的业务都从电子零部件制造、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柔性屏幕领域发轫。
截至8月31日,深圳70家IPO排队企业中,来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共计28家,占比高达40%。前三批获受理的50家IPO企业中,特发服务、崧盛股份、英诺激光、欧陆通电子、博硕科技、稳健医疗、信濠光电等7家为深圳企业,其中5家为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拟上市企业偏爱创业板。70家中有45家选择创业板,20家选择科创板,4家中小板,1家主板。
这也意味着,深圳70家拟上市企业中有65家位于注册制通道,仅有5家仍位列核准制通道。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28家IPO排队企业中,19家都选择了创业板。
“电子产品功能性器件生产企业既要在前期投入较大的资金用于建设高标准的生产经营场所、购置先进的生产与检测设备,又要保证充足的流动资金以获取高端客户的大额、长期订单,对企业资金要求较高。”博硕科技介绍。
南极光电子则坦言,“光电子器件行业既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也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为%,目前资金实力不足以满足公司在前沿技术研发、先进生产线引入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的需求,这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可见,雄厚的资金对于信息技术产业重要性可见一斑。
“深圳本土高科技企业土壤肥沃,深圳的先进制造业体量和规模都排在全国首位。上交所科创板已经实施注册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后,深圳将有更多的高科技企业上市。”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开市仪式在深交所举行。首批18家上市交易的企业就有三家广东企业,其中杰美特、欧陆通两家企业为深圳本地企业,均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迫切上市的南极光电子在招股书中表示,“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融资能力相对不足,公司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支持公司的发展。未来上市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持续改善资本结构”。
上市深企民企占比九成
深圳4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民营经济发展史。
深圳市工业信息化局局长贾兴东介绍,目前深圳拥有民营企业197万户,创业密度全国第一,深圳本土上市公司中,民企占比90%。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GDP的四成,纳税六成,就业七成,专利九成。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深圳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显著的引领态势和名片效应。”他强调。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对国内外经济都造成了较大冲击。
深圳华强表示,公司所处的电子行业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尽管电子产业链整体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能力,但电子行业新旧创新周期的交替进程被迫放缓,整体景气度的恢复周期被拉长,行业整体处于蓄势待发状态。
此次冲击IPO的利和兴同样也称,“若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蔓延,进而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等造成进一步影响,将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自2019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增加,美国对中国企业频频制裁。多家华为供应商预计将受影响,如利和兴、赛意信息和杰美特等,三家企业第一大客户都是华为。
利和兴在招股书中表明了其担忧,“报告期各期,发行人对华为公司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和%。如果外国政府持续或进一步采取限制华为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的管制措施,其市场份额可能面临下滑,进而减少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导致公司面临经营业绩大幅下降的情况”。
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多方了解,民营企业表示还存在资本实力较小、融资渠道单一和高端专业人才引进不足等压力。
多重压力下,深圳也做出了积极反应。
疫情以来,深圳及时出台了“惠企16条”为代表的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为61家上市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200亿元,为194家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流动性资金支持27亿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4月14日,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方舟”项目,创新开展金融支持企业抗疫专项行动,目前已举办8场政策宣讲会暨银企对接会,服务中小企业2.5万家,累计放款超过1500亿元。
深圳市地方金融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今年深圳市84家重点企业获得优惠利率贷款合计44.7亿元,辖区金融机构办理企业复工复产再贴现业务近4000笔,合计亿元。
回顾过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深企上市数量变化密不可分。1990年,随着深交所正式开张,深圳“老五股”登场;1991年至2000年,深圳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至76家;2000年9月起,受政策调整的影响,深交所暂停新股发行,其后5年深圳上市公司数量基本没有增加;2006年至今,深圳资本市场恢复,中小板快速发展和创业板开板,深圳每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多达两位数,仅2017年就增加了40家。如今,创业板注册制的起航有望给深圳带来更多的资本新动能。
“深圳A股上市公司量多质好,得益于深圳有支持创新的环境。政府鼓励和支持创新,对科技型企业有孵化政策,在人才引进、户口管理、人才落户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此指出。
(作者:周莹,陈利编辑:郑世凤)
(责任编辑:
李显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