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地的同时,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推进:开展聘任制公务员工作,充分利用市级层面曹妃甸区紧缺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随报随批的引才绿色通道;探索“产业项目平台人才”模式,2018年依托重点产业、特色项目凝聚人才2654名;搭建企校沟通合作平台,中冶瑞木、华美源等区内重点企业与驻曹高校签订协议43份,共建研发机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12所。 2018年以来,曹妃甸将园区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向全市公开选聘领导型专业人才,打破身份、资历限制,选用敢于担当、成绩出色、业务熟练的人才委以重任,为更多人成长成才打开路径。 推进平台载体建设,为人才创业创新夯实基础 李彦辉毕业于天津大学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2016年,他辞职创办鸿宜鑫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和高端创新集群平台,公司选址于曹妃甸新城大数据产业园内,目前,鸿宜鑫智“创新谷”项目已为曹妃甸引入浩德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8家,派送机器人、自动焊接机器人等创新团队12支。 人才搭建平台,平台吸引人才。李彦辉和他创办的“鸿宜鑫智”并非特例。以建设人工智能、新材料、化工、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研究院为重点,曹妃甸引进院士工作站、央企、京企研发和工程中心,吸引利用京津资源,打造了一批高端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华为大数据产业集群入驻,建立京津冀地区首个大数据区块链产业园、区块链试验区;金隅冀东装备研发中心落成,成为以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领航企业发展的标志;中冶瑞木“钪系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入选工信部2018年度第一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 通过创新平台,2018年曹妃甸整合引进研发人才488名。全区新增各类国家、省、市级人才平台16个,年内建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的规上工业企业将达到40家,全年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领域高层次人才65人以上。 坚持引才育才并重,为人才发展提供沃土2019年伊始,曹妃甸精英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开启,中恒映美、首钢京唐、三孚硅业等多家区内重点企业的企业家,赴深圳开展交流研修。这是曹妃甸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的举措之一。 曹妃甸建立健全机制化、基地化、清单化、常态化企业家培训制度,构建“商界精英、创业能人、明日之星”三级企业家队伍体系,年内培训企业家2000人次。同时,以突出贡献奖评选等人才项目为抓手,表彰、奖励各类优秀人才和团队,厚值本土高端人才实力。 在资金保障投入方面,曹妃甸设立人才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储备人才公寓房源385套,落实“凤凰英才服务卡”,完善编制服务保障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从户籍管理、配偶随迁、子女入学,到医疗保健、社会保险、工商税务、金融旅游、金融和住房保障等各方面的优质服务,以良好的环境引各方优秀人才集聚。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