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僧 关于银行的零售业务是否具有消费品的特性,这可是个新题目。我从心里期盼你能拿出东东来,因为我一直在招行和民生之间做意识的选择,虽然我一直持有民生。但是有几点是银行的特征:银行没有定价权;银行的本/营比是固定的;银行的竞争整体上是不充分的。 在银行业竞争并不充分,业务基本雷同的情况下,要想从中找到一个好的长期的投资标的。依我看主要还是看董事会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管理层对待股东的根本态度。 我分析过从01年到05年民生的股东权益回报率一直高于招行,并且我也注意到这不是随机的,这是董事会和管理层有意识的行为结果。就是这段时间以公司业务为主也是当时的公司业务在回报率和可行性上好于个人业务。最近两年高层已经注意到: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对股东权益的重要性,以把这个拿到了中心工作,赶上的步伐很大。 其实就是公司业务在民生的现代机制管理下也没有出现坏帐率高的现象一直以来民生的坏帐率一直是好于招行。 另外在对待股东权益上民生表现最值得称赞的是几次融资,干的非常漂亮。H股由于给价过低都过会了也没有发行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正确,如果现在发行同样的增股可以扩大三倍以上的增资对股东权益的效果是非常的明显的。招行在这一点上就逊色多了,首先在意识上就缺乏。 就是A股的增发时机的选择也是无法比拟的。仅从这几点上我就觉得未来民生=富国 其实银行业的发展结果在投资上并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我们能够追求的也不过是2%-3%的差异而已。将来银行业的整合是以收购为主要形式就是有的银行经营不善也不会破产而会被政府主导被收购。这样股东权益损失不会太大,被收购者的股价也会在一定的市价水平上。有储蓄存款银行破产是不可想象的,社会主义经济更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也没有现例。银行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所以我还是感到:银行是有弱势经济特许权的行业。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