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致富项目案例,农村作坊致富项目

2023-10-11 16:09| 发布者:网赚吧顾问| 查看:22| 评论:0

摘要:偏僻乡村的“豆腐西施”昨天去了月经的家,离我家50公里,晚上住在她家。今天早上起来,听到村口的大喇叭在喊:豆腐,鲜豆腐,千豆腐,干香干。 哭声一落,一个面容姣好的女人骑着三轮摩托车走了过来,车厢里全是 ...

偏僻乡村的“豆腐西施”

昨天去了月经的家,离我家50公里,晚上住在她家。今天早上起来,听到村口的大喇叭在喊:豆腐,鲜豆腐,千豆腐,干香干。

哭声一落,一个面容姣好的女人骑着三轮摩托车走了过来,车厢里全是豆腐。汽车一停下,村民们就把它包围了。你重几斤,我重几块,一盘豆腐就吃完了。

“豆腐今天卖的快,一村没跑完就卖完了。看来我们明天要多做几斤豆子了。”。女人笑得很灿烂,准备收车回家。

她是谁,为什么村民都等着给她买豆腐,我好奇地问月经。

哦,她是这里有名的豆腐美人。她的豆腐不错。我们只给她买豆腐吃。

所以,我开始了解她。

她的名字叫刘玉萍。她是景峰村35岁的村民。近年来,她通过做豆腐、养猪和养鸡,使庭院经济繁荣起来。她不仅成为著名的“豆腐师”,还在庭院经济方面发了大财。

刘玉萍是村里少有的女大学生。虽然她上了大专,但毕业后在城里找到了工作。结婚成家后,像所有农村年轻夫妇一样,也离家到广东工作。

五年前,年迈的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孩子无人照看。刘玉萍和他的妻子不得不返回农村。

在农村,种田养活不了一家人,所以刘玉萍只想做点什么赚钱。刘玉萍的村子离镇上很远,每个人都要跑10到20公里才能买到食物。村里经常有卖肉卖鱼的小贩,但是没有卖豆腐的小贩。刘玉萍灵机一动。也许卖豆腐是一种方式。

做豆腐是刘玉萍家族的祖传手艺。她的祖父曾经在镇上开了一家豆腐厂。后来,手艺传给了他父亲,他父亲接管了豆腐厂。现在父亲老了,家里没人愿意接手,这豆腐手艺也就没了。

打定主意后,刘玉萍请父亲给技术指导,搬到了父亲豆腐厂的闲置石磨。学会开始吃豆腐。她特意腾出两个房间做豆腐作坊,买了两个大水箱泡黄豆装豆浆,请木匠做豆腐

2">模具。


泡黄豆、磨浆、过滤、煮浆、再过滤、加石膏粉凝固、放入模具压成形。每天晚饭后,刘玉萍夫妻开始忙碌。刘玉萍说,“豆腐做完,就到了第二天凌晨。”


睡个二三个小时,夫妻俩匆匆爬起来骑着三轮车沿村去试卖。没想到,她这祖传工艺的豆腐还真受欢迎,当天做的豆腐卖得一块不剩。


刘玉萍做的豆腐质量好,价格合理,又是送货上门,渐渐地,她的豆腐也有了名气,从一个村扩展到二个村,她做豆腐数量也渐渐加大。


显然,靠人力推石磨是满足不了需求量了,刘玉萍又投资万元购置了粉碎机、磨浆机等专业有设备,从全人工变成半机械化作业,产量也大大增加。


如今,刘玉萍的豆腐卖到周围十几个村,每天加工黄豆50公斤,日产销豆腐200多斤,年产值20多万,纯利润10多万元。


“豆腐西施”的庭院养殖也搞得红红火火

刘玉萍脑子活、爱琢磨,除了制作新鲜豆腐,她还充分利用豆腐的副产品发展家庭养殖业。


大豆做豆腐产生大量的下脚料——豆渣,经过简单地加工,就成了优质的猪饲料,豆渣内含丰富的粗蛋白质,喂育肥猪效果好,肥猪增重快,每年出栏肥猪100多头,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


2018年开始,不能养猪了,刘玉萍就开始散养土鸡,也是用豆渣做鸡饲料,一次养鸡1000只,一年养2批,年养鸡2000只。


跟喂猪一样,豆渣依然不能直接喂鸡,刘玉萍就想办法加工豆渣饲料,一是把豆渣经过发酵后喂鸡,二是用豆渣培育虫子来喂鸡。这样,使豆渣在饲料用量中占50%,不仅大大节省了饲料成本,而且豆渣和虫子喂的鸡肉质好,价格高,蛋鸡产蛋率提高15%以上,土鸡和鸡蛋两项年纯收入5万多元。


豆腐渣育虫养鸡效益高

豆腐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价钱也很低廉,是理想的养猪养鸡的饲料。但是生豆渣直接饲喂会对鸡造成如拉肚子肚涨等伤害。因此,对豆渣进行一些处理使之转化成为优质的饲料,比如用豆渣育虫子喂鸡就是不错的方法。


下面就是刘玉萍用豆渣培育虫子总结的方法


首先在比较潮湿的地方挖一个长2米、宽1.5米、深0.7米的土坑。然后在土坑底部铺一层稻草或杂草,再铺一层豆腐渣,撒上一些淘米水,再一层稻草一层豆渣撒一些淘米水反复堆放,直到铺满土坑。最后在上面盖一层杂草,撒一些淘米水。这样怄堆7天左右,扒开杂草,就可以看到长出了很多虫子。


将鸡放到土坑里,让它们自由扒拉啄食。


挖上10来个这样的土坑轮流育虫,可满足500只鸡食用。鸡天天自由采虫吃,既节省劳力又节省50%的饲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