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发展规律中我们不难看到,每过二三十年都有进入千家万户的主打产品,谁能成为这些产品的生产基地,这个城市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比如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这老四件,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就拔得头筹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又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主打产品,珠海合肥青岛就脱颖而出了。 21世纪以来,汽车电脑手机平板,凡是瞄准这些主打产品的就能抓住机遇,走到全国前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任何产业都会有市场饱和的时候,都会有天花板,这就有了主打产品升级换代、与时俱进的时候,那么今后10-20年,进入万家万户的新兴有潜力的行业有哪些呢? 从世界范围来看,包括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在内的穿戴式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终端将进入家庭生活,机器人、3D(三维)打印机、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等也可能成为主导产品,应该成为我们产业发展的方向。 除了这些主打的产品外,更要重视支撑这些主打产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可以关注以下产业: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石墨烯及纳米新材料,轨道、通用航空等高端交通设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综合化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市场空间极大,很多是中国市场短缺的。 比如在中国的两万多亿美元进口产品中,集成电路进口占了近3000多亿美元,液晶面板进口了1700亿美元,天然气和石油进口了200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这些产业是国家长远进口的大项,也是世界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的产业。 以上内容节选自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新书《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结构与对策》。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