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的要求。2018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搭建学生科学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促进高素质师生共同创造,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由此可见,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高校转型发展实践探索的重中之重。 辽宁工业大学作为省级工科院校和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以科学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管理机制为保障,建立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教学全过程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企业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教学顶层设计融合创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主要教学环节的顶层设计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学校按照“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校课程体系和实验体系改革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需要,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整个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突破口,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早在2002年,学校就将创新学分纳入培养计划,在全省率先探索以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包括一般创新创业课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的模块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基础专业综合(设计)创新”四级实验体系,各专业“综合、设计、创新”实验项目比例占总实验学时的60%以上。学校不断加强实践环节,以企业实际问题为选题来源,各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比例在85%以上。 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将创新创业竞赛纳入教育总体规划,建立竞赛机制,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此,学校建立了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机制,每年举办18届学院级专业技术创新创业竞赛,参赛学生8000余人;依托学校层面重要基础课程,举办10次创新创业应用能力竞赛,7000多名学生参加;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水平和数量均处于省级高校前列。 实践能力融合实践平台 实践创新平台不仅是学生投身创新实践的舞台,也是培养创新实践的重要载体 选拔优秀人才组成团队进入创新创业选育平台,通过企业实际项目进行就业技能和虚拟创业训练,经过选育训练成熟注册初创企业进入创业孵化平台。
三级平台以任务驱动方式开展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训练,实现了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有序对接。目前在三级平台上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和创业选育孵化的有15个校级创新团队,54个院级创新团队,180个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团队,28个创新创业选育项目团队,11个学生创业孵化企业,每年吸纳超过55%以上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涵盖了学校所有本科专业。 创新融合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教师是关键。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及工程实践能力,并将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科研成果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方能持续夯实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队伍基础。 学校建立专业导师制,聘任297位校内外本科生专业导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开展工程设计、参与科学研究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成立大学生创新团队,团队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工程实践、设计开发和参加科技竞赛等实践创新活动。 2009年学校在省内率先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在导师帮助下,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设计开发、调查分析和省级以上创新竞赛前期训练及预研等。2002年起,学校通过“教师讲课大赛”“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竞赛”“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和“教师信息化技术大赛”等4个教师能力提升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竞赛”结果显示,学校排名全国第90名。 实践证明,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及保障机制、是提高创新实践教育的质量,保证“四融合”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实施的有效途径。 2005年,学校成立了校大学生创新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管理与决策等工作。学校成立“创新教育专家委员会”,负责创新项目的规划、质量审核和创新项目评审等工作。各学院成立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本单位创新创业规划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相关工作。 学校将教师指导学生取得创新创业竞赛业绩纳入到教师晋升考核之中,专门增设了创新创业型副教授和教授岗位,并将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业绩分别作为教师教学业绩指标和聘期考核基本任务之一。设立了“创新工作指导奖”。学校每年召开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指导教师。学校每年投入500余万元,用于资助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和专项奖励等。 通过“四融合”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全校教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热情,激发了青年学子“创新、创业、创青春”的激情,推动着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至今,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每5年度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均位居全国前列,2016、2018年分列99位和63位。近日,教育部评选出2019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辽宁工业大学位列其中。 (作者系辽宁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16日第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