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我的建筑设计和创业之路有“三座山”。每个创业者在走向成功的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困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好利用这些困难,可能是我们事业的转折点。
我经常总结我走过的路。想想还是要感谢我遇到的困难和给我造成困难的人。没有这些困难,我无法认清自己的不足,也看不到更好更高层次的方法和途径。我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是我把事业推向更高境界的试金石。每个帮助过我,给我制造过困难的人,都是我创业路上的“贵人”。 我建立互联网业务的想法是在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被迫提出的,所以我称之为“被迫提出的业务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强迫创业项目”的故事。
2016年,整个建筑设计市场的形势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许多设计院的设计项目没有以前那么满,所以整个市场的竞争比以前激烈得多。很多设计院开始注重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通过各种手段占用一些项目资源。我们设计院做的比较早,2015年初开始调整相关管理工作。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一直被强调,所以情况一直不错。尤其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们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和人员管理机制。从最初主要依靠外包到现在,所有项目基本都是靠我们自己的设计和生产能力来解决,绘图质量和服务质量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市场方面,我们实施了以合作共赢为主导理念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经理的合作比例,大大提高了业务人员的积极性。此外,我们的市场团队中加入了几位市场资源优秀的业务人员,设计项目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每年可以增加一定的比例。 2016年初,我的一个朋友是一家大型设计企业的市场部负责人,他也加入了我们公司。由于他丰富的市场资源,我们在2016年先后承接了几个大型项目,尤其是一个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项目。包括规划、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在内的整体设计费用为2000万元,为工业园项目,初步规划和方案验收已顺利完成。
后来由于项目业主工程进度紧迫,要求设计院在30天内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院也签了保证书,要求必须在30天内完成。不能完成的,晚一天罚款20万。设计院生产部认真研究了项目情况,一个月内共完成大小单体60个,应该不难,所以按照项目业主要求签了保证书。这个项目是由我们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亲自组织的。组织了大约30名设计师,并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在项目开始前就动员了所有设计师,大家都很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项目就是这样开始的,但是15天左右,内部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我们结构设计领导因为个人对结构图纸费分配比例不满,导致所有结构设计师拒绝接受这个设计项目,前期还故意拖延项目进度。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度,打乱了设计院的整体生产经营。 如果整个施工图的任务无法完成,设计院将面临每天20万元的罚款,这将严重影响今后与项目业主的合作关系,严重影响项目业主的整个工程进度,造成难以想象的巨大损失。对于业务经理来说,如果整个项目延误,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必然会损失大量的业务收入和重要的市场资源。
这些损失是巨大的,不是我们设计院能承受的。我该怎么办?只是大家都做了,谈了,我和生产负责人谈了,和结构负责人谈了,结果都不满意。我感觉结构负责人是要利用这件事把大家都好好忽悠一下,搞得像个“鱼死网破”一样。 问题很难解决,但工程进度不能耽误。生产负责人突然感觉到压力,一天嘴里全是水泡,整个人都老了。这时,我想了想。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完成项目,其他问题都是 后面再说吧,结构设计部门的人不做,那全部找外包做吧。但这个时间点上到哪里找一个技术实力强,画图速度又快的设计团队呢?
我想尽了一切办法,找了很多人,最终找到了我大学同学那里,他们设计院是我们省最大的,实力最强的设计院之一,刚好他又是这个院某一个结构室的负责人,手下有10几个得力的结构设计师。我和他大学关系还不错,给他拨通了电话后,给他讲了我的难处,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这个项目,设计费单价也按照市场价谈好了。当天我就让生产负责人联系了我的这个同学,将项目的情况进行了对接,对设计进度进行了约定,所有的事情都非常顺利的解决了。感觉结构负责人一下子松了一口气,问题终于还是解决了。后面的工作也就按照计划,顺利的完成了,准时、保质保量的将施工图纸交付给了甲方,并且得到了甲方的一致好评。 ![]() 项目的问题解决了,现在就到了解决内部问题的时候了,由于每个专业负责人都是我们的股东,占有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但是由于这个项目发生了这次恶性事件,我们紧急召开了股东会议,所有股东都对结构负责人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的厌恶,最终对于结构负责人的处理是,解除劳动合同,退出全部股份。在股东大会上我对结构负责人的恶略行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然后宣布了对他的处理决定,也得到了其他股东的一致通过。 后面这个结构负责人由于各种无理取闹,最终闹到了劳动仲裁,但是后面还是以他的不光彩的退出,没有拿到任何的补偿为结局。处理完了结构负责人,对于一些院内的结构设计师我们也进行了谈话,如果有和原来的负责人同样想法的人,全部都可以结算完产值自动离职。终还是没有一个人走,毕竟在一个企业工作了这么久,收入还不错,项目也比较稳定,大家还是很珍惜现在的工作岗位的。 ![]()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但是这件事情也是给我一个深刻的教训,对于设计院的生产管理工作来说,我们的生产保障体系还是太单一了,对于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严重缺失。我们为了保证质量问题,取消了外包设计师的保障力量,单纯以自己的设计师生产能力进行保障,虽然提升了一些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但这些都导致了企业对突发的事件的应对能力降低。 我总结了这次事件的经验教训,重新制定了企业生产管理的相关机制,关于设计院生产能力,以本企业设计师为主,以外包设计师为辅,两种生产力量相互配合,共同对设计院的项目生产进行保障,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两种生产能力的协调发展。而且企业要扩大对于优秀外包设计师的招募力度,争取在一定时期内发掘更大数量符合要求的优秀设计师,形成设计院外包设计师资源库。对于设计院的生产制度的相关安排也得到了全体设计院股东一致认同。 后续在整个外包设计师资源库的建立过程中,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将我们的外包设计师资源库中的设计师增加到了150人,同时我们也利用这个资源库,为一些兄弟设计企业解决了很多的设计生产问题。于是我们又根据现有的情况,对外包设计师资源库有了进行了进一步扩展的想法,最终形成了做建筑设计互联网创业的这个创业思路,这个思路的产生也是基于解决设计企业的生产管理问题而形成的,同时他也真正的解决了很多设计企业的生产问题和一些设计师的收入问题。 这就我的这“被逼出来的创业项目”的故事 随后我们就开始了建筑设计互联网创业的计划,很多事情都发生的很偶然,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最终都导致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出现。 ![]() 所以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这么神奇,好的也可以变坏,坏的也可以变好。创业的路还很长,不知道前面还会发生什么情况,对于互联网创业,我们也是一次新的尝试,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的跨度还是很大的,做实体企业和做互联网有太多不同,我们将要面临什么,最终我们会不会成功,整个建筑设计行业会不会因为我们的创业项目而改变;我真的很期待,期待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我们的这个项目里来,只有参与的人更多,我们的力量才会更大,才能帮助到行业的更多的企业和设计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