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成功的事例简要概括(马云的创业史简短)

2023-10-24 02:04| 发布者:网赚吧顾问| 查看:36| 评论:0

摘要:一直以来,消费者都是去实体店购物。随着网上销售的兴起,一些消费者逐渐将购物方式从实体店转向网店。网店如何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最终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物选择,是所有互联网大佬需要共同思考的大问题。 说到 ...

一直以来,消费者都是去实体店购物。随着网上销售的兴起,一些消费者逐渐将购物方式从实体店转向网店。网店如何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最终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物选择,是所有互联网大佬需要共同思考的大问题。

说到互联网在中国的影响力,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马云。今天大家都知道马云已经成为中国首富,阿里巴巴集团总裁了吧?

但是你知道马云创办阿里巴巴的故事吗?

都说创业难,战斗多。创业是一个很美好的词,但同时也充满了汗水和泪水。

包括我们马云创业成功。

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又瘦又矮,没有吸引力。当时没人会把他和未来的互联网领袖、中国首富联系在一起。

那么,马云是如何走上普通人攻击生活,在互联网上创业成功的道路的呢?

马云的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马云从小就喜欢去看戏。尤其是秦琼、赵子龙等。我学会了一种不接受失败和命运的英雄精神和侠义精神!

知道马云故事的人都知道,马云在读书的时候对这门学科是很偏的。这不是普通的,而是太偏向主题了。马云因为英语成绩优异,是年级的尖子生之一。但是他数学很差,甚至有几分。两年高考都没过。

第三年,马云数学终于考了79分,总分120分。不过马云的英语成绩特别突出。他报考了杭州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因为当时那个专业的学生不够,所以数学成绩不好的马云被学校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录取了。

马云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电子科技学院任教,在那里工作了六年半。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民营企业从事外贸业务的翻译极其匮乏,而马云朋友圈的很多翻译却一无是处。

眼光敏锐的马云第一次发现了商机。经过慎重考虑,马云决定成立一家专业翻译机构,海博翻译机构。

1994年1月,海博翻译社正式成立。但是这个时候马云根本不懂营销,也不知道业务的深度。所以一开始都是赔钱。很多朋友劝他赶紧收手。但马云不是一个轻易退缩的人,因为他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后,涉外企业会越来越多,海博翻译社的前景只会

越来越阔,既然方向是对的,只要挺过黎明前的黑暗,就能迎来一个灿烂无比的朝阳。


整整三年时间,马云为了让翻译社活下去,只能拿别人的白眼当动力,拿别人的嘲笑当掌声。翻译社就这样一路跋艰难的成长,慢慢的开始盈利,最后发展成为杭州市最好的一家翻译社。


这个时候马云遇到了一个陷阱,但是他却意外地发现了通往互联网王国的大门。


当时是这样的,美国一家投资公司主动接触杭州政府,准备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双方达成意向签署合同之后,但是美国的资金却迟迟不到位。杭州方面急需找到一位精通英语的专家,到美国和这家公司谈判,就派马云去。马云领命之后,乘坐飞机直飞美国,可是到了美国才发现那家投资公司根本就是一家骗子公司。


马云在学校教书的时候,曾经认识一位名叫比尔的外教。比尔的女婿Sam,在西雅图正在搞互联网。


马云觉得不能空手而回,他联系到比尔女婿Sam,然后乘车到了西雅图。


Sam正在经营一家名叫VBN的信息服务公司,虽然公司规模不大,可是马云试探性的将海博翻译社的介绍挂在了VBN页面上,没用一天时间就在邮箱里收到了好几条寻求翻译合作的邮件。


马云真没有想到,网络力量如此强大,他兴奋地说:“”好,互联网真的是太好了!”这个时候马云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新的创业方向,那就是互联网。


马云从美国回到杭州,除了带回来一个创业的方向,还带回来了一台386的电脑,这时候的马云背着那台沉甸甸的电脑,都不用担心小偷惦记,因为翻遍衣兜只剩下坐公交车的一块钱了!


马云回到杭州,兴冲冲的找来了24个关系最深的好友,可是他要搞互联网公司的提议,却有23个人反对,不管多少人反对,马云认定的路子不可更改。


在妻子的支持下,马云又找了几个合伙人,大家东挪西凑筹够了十万元的启动资金,杭州海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当时中国互联网绝对属于新生事物,对普通的老百姓谈互联网无异雾里看花一样,不可思议。一开始,马云的创业方向是做中国黄页的“企业名片”,将中国的企业放在互联网上,对其进行全世界范围的宣传。


开辟者的路注定是崎岖坎坷的。马云的中国黄页之路磕磕碰碰的走到了1995年,在这一年的七月,上海市在原油电信局的批准下,率先在中国内地开通了44k的互联网专线,这标志的互联网这位“”春姑娘”终于花枝招展的来了。


马云还没有借助中国黄叶的羽翼在互联网王国中展翅腾飞,杭州电信局也成立了一个中国黄页网。


马云只是一家私企,根本扛不过注册资金达几个亿的杭州电信局,马云只得忍痛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自己的中国黄页和杭州电信的中国黄页网合并。


马云卖掉自己的黄页网股份后,受到外经贸部的邀请,又到北京成立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了一系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等一系列网站。


国内互联网虽然刚刚兴起,但正以野火燎原态势迅猛发展。创业的号角,不时地在马云的心中吹响。马云以其独特的慧眼,已经预见到互联网诱人的发展前景。


1999年3月,马云辞去北京的公职,率领后来被称为18罗汉的马云团队回到杭州,用凑来的50万人民币 ,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


对于马云的辞职,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们认为马云就算想下海创业,可以办个停薪留职,至少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但是破釜沉舟的马云却不这样认为。丢掉公职铁饭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时机,那就得不到互联网这只巨大的金饭碗。


马云率领团队回到杭州不久,服务于中国80%的中小型企业的淘宝网正式上线。


准备进军C2C的淘宝网的出现,一时激起千层浪,立刻遭到当时国内最大的C2C网站易趣网,还有国外C2C霸主eBay网的双重围堵。经过两年多的“蚂蚁对大象”的商战,淘宝网一举胜出。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马云就这样成为了互联网创业的从小白变大咖再到中国首富的传奇神话。


马云成功的故事案例分析


1.马云偏科连考3年上了大学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稀缺专长才能被特别优待,想干什么就坚持不懈去干!


2.马云从老师职业转行到翻译机构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当下的商机,敢想敢干更要在方向对暂时困难时敢坚持!


3.马云从去美国被骗到接触互联网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最好的机会刚开始都是以最不好的方式和我们最初相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遇到不好事情发生的时候,也要用积极心态关注我们想要的结果!


4.马云找24位最深交的23人反对任成立了互联网公司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关系最好的人对我们的打击是最大的,只有相信自己有眼光的人才能抓住机会!


5.马云卖掉黄叶网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路上是一步步成长累积,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商场战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6.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成功上市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再好的机会,需要敏锐的眼光;再好的眼光需要破釜沉舟的实干!


此文献给所有想创业成功的人!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方向对了,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