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啤酒,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装在绿瓶子里的青岛或燕京,但在这个炎热的夏日,有一个红色的标签“绝望的乌苏”,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不仅点燃了人们的眼睛,也在网上流行起来。乌苏霸道,素有“杀人”之称,最好用三碗来形容。普通人已经开始喝一瓶了。三瓶之后,他们还可以在酒桌上谈论侃侃。从销售数据可以看出他的知名度。据乌苏啤酒总经理杜辉介绍,整个公司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天600万。“从3月份开始,我们的销售基本正常。6月以后,我们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啤酒的销量,感觉未来的势头会更好。”那么,为什么今年乌苏啤酒能红起来呢?它的火爆背后给葡萄酒行业带来了什么启示?
要了解 一、“夺命大乌苏”的起源,的乌苏啤酒,我们必须从它的历史说起。1984年,乌苏啤酒在新疆乌苏市诞生。仅仅两年后,乌苏啤酒就成为当地一家年产5000吨啤酒的国有啤酒厂。 由于事业发展,新疆乌苏啤酒有限公司总部迁至乌鲁木齐,经历了几次整改变动。2016年5月,乌苏啤酒被世界四大酿造公司之一的嘉士伯啤酒厂收购。其酿造技术和生产控制也以嘉士伯为标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新疆人喝乌苏啤酒,享受乌苏啤酒带来的自豪感。——乌苏啤酒是天山北坡经济带较早的地方品牌之一,现在是新疆知名品牌。技术上,普通啤酒原麦汁浓度不超过10 p. 8 p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乌苏啤酒用料实用,麦芽度达到11 P,与国内青岛啤酒基本相当(绿乌苏略低于10)。
之所以称之为“死亡”,有些人会有偏见地将其理解为字面上的“更伤人甚至致命”,认为其杂醇和高级醇超标。但作为工业啤酒,乌苏啤酒遵循常规生产工艺,标定酒精含量为4%,仅略高于目前流行的“淡味啤酒”2.5%~3%,也低于标准的“普通啤酒”5%。“杀大乌苏”的称号不仅是“杀”,还体现在“大”。乌苏在于容。啤酒平均容量500mL,一瓶乌苏620mL,四瓶乌苏优于其他五种啤酒。但是这种差距在实际消费场景中很难察觉。 >二、噱头还是实力?夺命大乌苏突围之路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流量的快速变现,“网红化”加速了啤酒市场消费升级。在多数啤酒品牌如白酒品类一般以品类、品质为卖点发力高端之际,嘉士伯旗下的“夺命大乌苏”和“死亡野格”独辟蹊径,以疯狂的情怀输出,成为“一夜爆红天下知”的网红啤酒。 ![]() 其中,被啤酒营销专家方刚总结为“老产品、新传播、新渠道”,在消费者口中“上头”、“好玩”、“工艺低、杂醇含量高”的夺命大乌苏,真的只是简单的靠情怀出圈,凭借流量加持一年卖出10亿多瓶吗?其品牌爆红背后的根基在哪里? “啤酒能靠打情怀出圈的关键在于,其消费场景是一群激情的消费群体追求卖弄不同”,智卓营销咨询机构董事长朱志明表示,夺命大乌苏和死亡野格都满足了年轻消费者“新、奇、特”的消费诉求,彰显野性和性格,能轻易引爆聚会嗨点。 通过线上大流量平台花样玩法“种草”迅速获得关注度与影响力,同时和线下渠道、商超合作“拔草”,品牌认同人群直接拓展至全国。 但任何一款产品,单纯依靠大传播、大广告、大场景是火不起来的,乌苏啤酒早就流行于小众经销商群体。 2015年左右,“难喝”的乌苏啤酒吸引了河南酒饮达部分经销商,此后经过酒饮达当地100多家店和经销商渠道的全力推广,在县城市场爆发起来,之后影响了更多的渠道和经销商,乌苏啤酒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 2018年,乌苏啤酒圈定抖音、快手等年轻时尚消费者扎堆的短视频平台,进行集中轰炸式的自我营销,巨大流量使其获得了大量与消费者高频见面的机遇,品牌实现快速出圈。 同时,乌苏啤酒借助嘉士伯力量,在宁夏、云南、安徽等地设立分厂,全国多个省建立销售网络,降低啤酒运输成本,抓紧品牌红利快速变现。 自带流量、价格不透明的“网红”产品,对经销商来说无疑是实现快速走量、资金回笼的绝佳单品。江苏射阳县的顾总表示,目前乌苏啤酒(红标)市场很火,当地所有雪花、哈啤包场的渠道点都能轻松进入。 其中,酒店渠道自然走量每月能到3000箱左右,进价10元/瓶,能卖到15元以上,利润十分可观。 “夺命”宣传噱头,度数高、容量大、自带“异域风情”的乌苏啤酒,不仅实现了传统工业淡啤到略苦拉格风味的创新,更有单一聚饮到Party式消费场景的革新,既满足了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的猎奇尝鲜需求,也在全国市场布局上做到了稳定与极致,形成产品动销、渠道进货、品牌投放的正向循环。 ![]() 三、“网红”还是“长红”? 中国酒类市场不缺网红,尤其目标受众是永远追求“新、奇、特”的新生代群体品牌。,新的口味、定位、创意、渠道都能带来新的议价空间,但命中网红款之后,如何沉淀,从产品走向品牌,从虚火走向长红也给啤酒厂商带来了更新、更大的挑战。 “夺命大乌苏”在通过社交裂变成功塑造差异化品牌标签,实现全国化市场初步布局之后,开始进入品效协同阶段,选取女子UFC名将张伟丽作为品牌代言人,加强客户对品牌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品牌附加值和消费者忠诚度。 江苏射阳顾总对乌苏啤酒接下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夺命大乌苏算是现在的顶流产品了,大家都想挑战一下,市场上短时间内消费者招新扩散和复购率还是可以保证的。” 但河南安阳的王总则提出了另一个“隐忧”,很多消费者认为“乌苏啤酒靠的是营销的噱头,其本身的品质值得怀疑”。 ![]() 健康、品质是产品的立命之本,乌苏啤酒酿造工艺低、高级醇含量多导致上头的低品质认知,给产品长线立足埋下了一个不靠谱的“炸弹”。再加上年轻消费群体自带的喜新厌旧特质也使得网红产品存在着“一阵风”的不确定缺陷。 因此,一款网红产品的成功,不等同于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鲜明的品牌印象,没有品牌力加持,“夺命大乌苏”很难在市场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 而对于“白酒乌苏”来说,由于目标受众都是相对更懂酒的消费群体,更不可能靠情怀出圈,产品宣传也更加回归产品本身,这也是乌苏啤酒变“长红”,必须要跨过的障碍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