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老师需要哪些资格,开办幼小衔接班需要什么手续

2023-10-24 05:17| 发布者:网赚吧顾问| 查看:39| 评论:0

摘要:为什么年轻的联系机构这么火 刚进入新的一年,很多大班的幼儿园学生家长开始不确定:新年过后,是继续让孩子去大班读书,还是去幼师衔接辅导机构?这已经成为令他们头痛的问题。 新新的母亲住在北京东城区,她告 ...

为什么年轻的联系机构这么火

刚进入新的一年,很多大班的幼儿园学生家长开始不确定:新年过后,是继续让孩子去大班读书,还是去幼师衔接辅导机构?这已经成为令他们头痛的问题。

新新的母亲住在北京东城区,她告诉记者,虽然学校负责人一再强调,这不仅是教委的要求,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和邻居家交往半年的孩子相比,欣欣的拼写和数学认知能力已经落后了。“作为父母,我们也很矛盾。一方面,让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一件好事,但这意味着她一入学,就和其他孩子不在起跑线上了。”

教育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内容涵盖了提前讲授小学内容等五个方面。但是,教育部门并不能缓解家长的焦虑。相反,他们为孩子寻找新的方式来“抢学校”,这使得年轻的联系机构很受欢迎。

为什么“零基础招生”的倡导难以实施

“入学前掌握1000个汉字,掌握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100以内学会加减……”有一段时间,这成了年轻连接机构的标准口号。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西城区和朝阳区的多家青少年衔接辅导机构,发现这些机构已经不再宣传这些目标。相反,儿童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新的宣传亮点。

王先生的女儿肖伟今年6岁,不到3岁就上了幼儿园。现在同一个班的孩子都上小学了。因为肖伟的生日在九月,所以那一年她不能上小学。但王先生认为的心智和体能已经达到小学的要求,第二年没必要再开大班了,于是选择给女儿报了一个年轻的补习班。

他对小区楼下一个年轻的搭桥班的口号印象深刻。这个成立于2009年的桥梁组织,宣传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不仅连接知识,还连接能力。“入学半年,她已经从只有一两跳,30秒跳了60多跳。”王先生自豪地说。

奇奇的母亲之所以让儿子读少年连线,还有一个考虑。“公立幼儿园进不去,私立幼儿园学费和幼师联系班差不多,学的东西不如幼师联系班实用。”奇奇的青年搭桥班,重点是外教环境,每天早上学习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课程,下午由外教和中教教英语。

虽然“零基础招生”的倡导不断推进,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的呼吁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但仍然有很多家长有“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这也是年轻的连接机制存在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记者走访发现,许多年轻的衔接机构从只注重教学知识的宣传,转变为整合教学、兴趣培养、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特点,这也成为吸引许多家长报名的原因。

学费逐年上涨,但环境不变

在朝阳区一家青年衔接机构,接待员告诉记者,机构内的教师分为老、中、青三代,包括公立小学退休教师、大学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外聘外语教师。学校开设语音风格、自我管理能力、语文、数学、表演、书法、围棋等课程。丰富的课程设置和高素质的教师成为了这个机构的特色。

接待员说每月5000多元学费不贵

,旁边新成立的两家,一个月收费7000元,一个4000多元。


记者发现,这三家紧邻的幼小衔接机构,租用的是小区底商,面积都不大,每个班30人左右的设置几乎占满整个房间,户外活动是在小区旁边的一个小公园。由于底商人流大、环境复杂,平时上学期间,机构的门都是反锁的。


一名家长说:“确实有安全隐患,上个月刚听说老家有个幼儿园也是租用的商铺,平时一直锁着门,有一次突然着火,差点造成安全事故。”


记者走访的几家幼小衔接机构,几乎都是租用的小区或商场底商,都没有室外活动场地。


而要想让孩子就读的环境更好,就要考虑私立学校的内办衔接班了。家住朝阳区亚运村的吴女士,前几天刚去北五环外的一家国际学校考察了一下幼小衔接班,“硬件设施没话说,大操场、干净的食堂餐厅,还有单独的休息室。”吴女士称,“但听了他们的宣讲会我又犹豫了,这是专为出国留学孩子铺设的培养体系,我担心孩子再上公立小学会不适应。一年12万元的学费也过于昂贵。”


除此以外,幼小衔接的教师资格也存在隐患。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在去年9月份刚入学时就遇上一件让他很气愤的事。“有一天早上,孩子突然说不想去学校了。在我的追问下,孩子说前一天外籍老师打他们了。”当他到学校要求调视频时才发现,原来是班里有几个男孩子调皮,外籍老师发脾气,动手打了几个孩子。“校长及时制止了,并解聘了外教。事情虽然解决了,但我一直不放心。”


据记者了解,幼小衔接班与幼儿园不同,上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多为未满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他们既需要得到应有的看护,又需要学习更


多的知识和技能,而目前的幼小衔接机构在师资和硬件水平上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幼小衔接不能“跑偏”


2018年11月,亚洲幼教年会上发布的《2018中国幼小衔接调研白皮书》显示,过半数参与调查的家长对孩子进入小学的情况表示担忧,担忧点依次为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小学生活环境、不擅于表达、注意力容易分散。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家长的担忧重点从“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环境”,转移到“是否跟上小学的学习进度”。但“注意力”始终是贯穿于这一时期家长的担忧重点。


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选择让孩子继续在幼儿园上大班,直到9月升入小学。媛媛的爸爸就是坚持让孩子“零基础入学”的一位家长。他认为“过早地学习知识会消磨掉孩子的求知欲,分散孩子学习的注意力。”


刚上一年级林林妈妈告诉记者,女儿就是从大班直接升入小学的,“他们班上幼小衔接和没上的,差不多一半一半吧,上过的肯定学起来更省劲一些,但林林也能跟得上,一年级的课程不难,拼音学了三遍了,她还有一些搞不太清楚,需要家长在家帮她复习。”


东城区某公立小学的史老师告诉记者:“上小学后,对班里大部分孩子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老师在讲解时有可能适当加快进度,但还是会按照大纲的要求授课。”


记者采访得知,在现阶段幼小衔接与“零基础入园”并存的观念支配下,如何抉择仍然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而如何使幼小衔接机构更合理、安全地为孩子们服务,也成为监管部门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