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同招生,学生入学时可享受员工待遇,毕业后可先与企业签订协议。”4月29日,敏泰安财险评估有限公司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我省首家校企合作混合平台————财险评估运营支撑中心正式启动。 据了解,财产保险鉴定运营支撑中心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资金200万元的校企合作平台。它包括一家专注于客户服务运营支持、平台开发、人力资源和研究与培训的合资公司。项目上线后,不仅可以承接接报、调度、回访等业务。还为学生提供兼职、实习和案例复习服务。 安财险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表示:“进入学校后,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培训和教学的窗口,让我们在产学研结合后,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有效率。” 采访中,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以前的为企业培养人才的订单班,到将企业引入校园,共同搭建运营平台,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具有创新性,增强了办学活力,工作学习。其他方面,是“订单类”的新升级版;也是增强办学活力、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湖南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章华告诉记者:“我们的学生可以参加公司的值班。在老师和企业大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学生实习做得很好。企业在学习期间,可以给予一定的劳动。薪酬待遇,漂亮的任务完成情况,毕业时直接签企业的聘用协议。” 记者了解到,此次与学校合作的敏泰安财险评估有限公司是保险评估行业的龙头企业,其营业收入和市场份额连续15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随着业务的扩大,评估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不仅制约了评估职能的有效发挥,也影响了行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因此,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合作将企业向学校开放,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还可以尽快培养和吸收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提升企业效率;同时,高职资源也可以用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校企双赢。 在任看来,财产保险的评估操作主要是风险管理,而且专业化程度很高,这使得公司与高校之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我们要制定一些标准,很多项目,希望以后能和学校合作。一起开发一些专业的项目。”任说。 王章华告诉记者,由于运营支撑中心由企业提供专业师资、设施和人才培养计划,完全以市场模式运营,一旦投入使用,将拓展校园实践实训基地的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过渡,开辟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最希望将过去的订单培训与目前的学徒制度结合起来。我们希望招生就是招聘,招生就是入门,毕业就可以就业,职业教育和企业需求可以无缝对接。”王章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