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举办一届奥运会要花费70到510亿美元不等。通过举办奥运会,有的国家能亏到破产,有的国家能小赚10亿美元。 举办一届奥运会要花多少钱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举办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花费巨大,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根本承担不起,尤其是在21世纪以前。
东京奥运会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要想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需要在至少四个方面做足功课,分别是竞标费用、场馆与奥运村建设费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运营保障费用。以竞标费用为例,无论能否申办奥运会成功,参加竞标的国家都要花费一亿多美元的竞标费用,这对于落选的国家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损失。 近年来,随着奥运会比赛项目的逐渐增多,参赛人数的不断增加,国际奥委会对奥运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奥运会期间,奥运村要为一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和相关保障人员提供食宿、医疗、娱乐等服务。通常情况下,国际奥委会要求东道主国的奥运村准备4.6万个房间,其中大约1.6万个房间作为备用。 至于基础设施费用,花费就更大了。这一项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算友好,因为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都比较完善,大部分可以利用现成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那就得从零开始建设了,这一项费用往往是天文数字。
索契冬奥会 以俄罗斯举办的索契冬奥会为例,当地新建了一条长约50公里的铁路,就花费了87亿美元!这也让索契冬奥会成为史上成本最高的奥运会,达到了惊人的510亿美元。而通常情况下,冬季奥运会的花费要远少于夏季奥运会。 由于举办一次奥运会的花费太过巨大,1972年,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拒绝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在两年之前,美国丹佛市好不容易争取到了1976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但是到了全州投票表决的环节,纳税人由于担心花费太高,拒绝了为冬季奥运会提供建设资金。 这让国际奥委会很没面子,不得不将1976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转给了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
洛杉矶奥运会 1984年夏季奥运会,美国洛杉矶成为了唯一一个参与竞标的城市,这就让国际奥委会更加下不来台了。但是没办法,这块山芋太烫手了! 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后,不管是夏季奥运会还是冬季奥运会,参与竞标奥运会主办权的城市越来越少了,甚至出现无人竞标的尴尬局面。原本国际奥委会更倾向于让发达国家举办奥运会,现在只好降低门槛,热烈欢迎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竞标。 哪个国家因奥运会亏损最严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由于各届奥运会的成本和收益数据缺失,所以当时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亏了多少赚了多少,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从1968年起的每一届奥运会实际花费都超过了最初估计的预算,并且常常超出好几倍。 上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经过激烈的竞争,终于击败了对手美国洛杉矶、前苏联莫斯科和意大利佛罗伦萨三市,赢得了第2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蒙特利尔市长尚·达坡无不得意地说:“就像男人不能生孩子一样,奥运会也不可能亏本”,并声称蒙特利尔市将举办一届最俭朴最完美的奥运会。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 然而愿望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蒙特利尔专门为奥运会修建的一座奥林匹克体育场,预算是1.45亿美元,实际花费却高达20亿美元。一届奥运会,让加拿大巨亏24亿美元。 加拿大的惨痛教训立竿见影,到了1979年竞标第23届奥运会时,参与竞标的城市只有一个洛杉矶,其他城市都被吓退了。
萨马兰奇为邓亚萍颁奖 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一看苗头不对,立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商业运作引入奥运会。这一决定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国际奥委会向来反对将神圣的奥运会商业化。 尽管争议不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还是引入了商业化,通过电视转播、企业赞助等方式赚了个盆满钵满,2.25亿美元的盈利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成为史上第一届实现盈利的奥运会。
奥运五环 洛杉矶的成功再次点燃了世界各大城市申办奥运会的热情,2004年参与竞标的城市一度达到了12个。 没想到剧情再次翻转。进入21世纪之后,一方面举办奥运会的成本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作为奥运会收入大头的电视转播收入,国际奥委会对其抽成的比例达到了吓人的51%。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一届奥运会下来,国际奥委会一分钱不用投入,最后却躺赚几十亿美金。而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一旦控制不好成本,往往亏到裤衩都不剩,2004年雅典奥运会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雅典奥运会 2004年,时隔108年后,奥运会终于又回到了希腊雅典。为了办好这届奥运会,希腊全国上下都被动员起来大操大办,甚至不惜举外债撑门面。 可惜热闹过后,只留下一地鸡毛和还不完的外债。希腊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国内经济一落千丈,陷入了长达十年的衰退期。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花费510亿美元,注定是要亏到姥姥家去的。
里约奥运会 2016年里约夏季奥运会,原本预算46亿美元,实际花费131亿美元。巧合的是,从2016年开始,巴西遭遇了25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当年经济萎缩3.8%。到了2021年初,巴西整个国家甚至公开宣布破产。 2021年东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延期一年举办、97%的空场率、无一名外国游客、疫情防控的额外成本,等到赛事结束后,这届东京奥运会的亏损额度也必将载入史册! 今后申办奥运会的国家,心情恐怕不再是激动不已的,而是胆战心惊的。 (喜欢请帮忙点赞加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的文章给您!) 举办奥运会亏损最严重的的肯定是小日……子过的还不错的日本东京,预计亏损将超过2.4万亿。(本次奥运会已经于7月23日正式开幕) 作为全球最盛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每一次奥运会的举办背后都是极其夸张的真金白银在做铺垫。 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几乎每届奥运会的举办都得百亿美金以上的支出,堪比一些小国家一年的GDP。 那举办一届奥运会大概得花多少钱,都用在哪些地方?哪个国家因为举办奥运会而亏损严重?我们今天一探究竟。 二十一世纪历届奥运会投资情况2000年悉尼奥运会,投资大约38亿美元。 2004年雅典奥运会,投资大约150亿美元。 2008年北京奥运会,投资大约400亿美元。 2012年伦敦奥运会,投资大约150亿美元。 2016年里约奥运会,投资大约100亿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总投资里包含很多支出项,会导致各个国家在举办奥运会时预算成本差距很大。(比如有的只是单纯建场馆及奥运村配套,但有的国家还包括配套奥运会的公路、铁路等建设及其它支出) 东京奥运会或成为史上最赔本的买卖01、东京奥运会为什么会亏损? 说白了,奥运会的承办想要不亏钱,本身就比较困难,但像东京这种亏损,的确头一次。 而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新冠疫情。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还有说到:东京奥运会的举办,就很像去年国内一些餐饮店铺的开业一个道理。店铺都已经租下来了,不开张要赔钱;开张了发现赔的更多。(疫情影响,就是没人出门) 由于日本国内疫情一直持续不断,导致本次奥运会历史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空场比赛”,包括前天的开幕式都没敢让太多观众进场。 要知道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就是游客门票收入,结果直接全没了。 其次疫情严重,很多国外游客根本不可能选择到东京旅游看奥运会,整个为奥运会建设的周边酒店、娱乐场所、周边产品等等也全都没了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是,对于赞助商而言,自己投了大量的赞助费,结果没有推广条件,说不定后期还得面临减少赞助费的情况发生。 02、那东京奥运会到底要亏多少钱? 在2013年申奥成功的时候,东京奥组委给出的预算是73亿美元,而到2021年最新预算申报来看,已经变成了154亿美元,翻了整整一倍之多。(美联社此前还发文质疑此数据的真实性,他们认为东京奥运会的最终支出要达到250-260亿美元) 首先从场馆建设上,东京奥运会就大大超预算,单一个奥运会住宅村据说就花了20亿美元。(21栋住宅楼,床还是纸板搭的,中国举重运动员李雯雯都得睡地板上) 其次因为延期一年,场馆的维护支出,安保支出,以及防疫支出都在疯狂超预算。 然后门票收入,旅游收入,周边产品收入等等都没有,几乎为零。(说白了连日本本土观众都难以在如此疫情下,为奥运收入“添砖加瓦”) 日本关西大学教授宫本胜浩估算,按照现阶段空场举办奥运会(包括残奥会),日本方面的经济损失将达到2.4万亿日元。(约合人人民币1420亿元) 而这些损失的费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能变成税种,由纳税人“买单”。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就由于工程延期超支,其他预算超支等问题,导致当地政府在奥运会结束后背上了几十亿的债务。当地老百姓为此承担了一个名为“奥运特别税”的税种,整整还了31年。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奥运会——北京2008说实话,看完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不得不说一句:咱北京奥运会做的真棒! 北京奥运会到底好在哪?咱不用自己夸,来看看当时挑剔的西方社会是怎么评价的: “未来二十年里,只要中国人不出手,整个银河系都不会再出现一届能被称之为完美的,规模宏大的运动会了”——英国媒体 “中国向世界展现出了最大的敬意,世界对中国也肃然起敬。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仪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国外媒体 “北京奥运会是所有奥运会中最好的一届奥运会。在未来应该是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这种程度。这不光是我个人的看法,同时是绝大部分媒体和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的看法。”——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 “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时任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上说 综合来看,北京奥运会从场馆建设,宣传营销,参与人数,开幕式精彩程度,电视转播观看量,收支平衡,带动长久经济发展,提升民族凝聚力,运动员表现等多个方面,几乎做到了最好。 结语昨天是奥运会首个正式比赛日,中国代表队让国歌早中晚都唱响在东京,为中国队加油点赞!(女子10米射击冠军,女子49公斤举重冠军,女子重剑冠军) 期待更多的金牌花落中国代表队,祝每一位奥运健儿都凯旋而归! 感觉中国那届最亏损,光建造奥运设施就花掉很多,加上各种福利给运动员及其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