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销的各种底们?还是红五月,还不都是马后炮? 一个人在金钱面前,他说什么和他做什么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看看直到今天还在发酵的YF讨薪事件,难道那种图形,那种走势,那种状态,那个位置,他飞飞看不出来?连稍微有点经验的小散户都看得出来,后面该会怎么走,他找的接盘人能看不出来?明知道有危险,还要去接盘,请问,为什么?懂股市的都看得懂。 回到电视上的股评家们,有几个说准了以后就确定会怎么走的?但对走出来的却说的头头是道,其实就是对号入座,这算是好的了。 更有甚者,拿了盘方的钱,忽悠大家入场,鼓吹几个月后长多高,短期下跌别担心,是调整,结果呢,跟着大咖赚的盆满钵满的有几个?有几个大咖让你看了交割单?恐怕他压根就没做吧,光盘方抽水就腰包鼓鼓了。 这个案例; 当天成交额5.9亿,大咖带进去4.6亿,然后呢,试问他不头头是道,若不被你认为精通,如何带进去那么多,3天30%没了,问题在于你想止损,你止得了吗,你出的来吗,就是在这种位置,叶找的下家接盘了,拿谁的钱接的盘呢?他会拿自己兜里的钱在这个位置接盘?恐怕是基金们吧。 请问4.6亿的1%是什么?460万吧,又何止1%呢,基金们赔的又是谁得钱呢,基民的吧,有一个是傻子?看懂得自然会懂 说白了这种讨薪就是分赃不均,起了内讧。 当然电视媒体也需要这种金融知识传播分享,也有的股评是纯知识性的,好的知识传播也是值得称赞的,那是媒体的宗旨,但不是股评家的初心。 金融是逐利的,资本面前,寸草不生,信不信由你。 电视上谈得头头是道,一个是纸上谈兵,不具有实操意义,另一个就是大道理一套套,其实很多观点也是对错参半,三是就是纯粹的广告,拿着一个交易软件,马后怕推销软件。 某家卫视电视台,曾经邀请了几个专家,整天利用软件大谈特谈利用软件选股逻辑,具体内容忘记了,反正就是反复展示清楚的买卖点,我们退一步,如果有这么实用的软件,何必浪费口水赚钱,自己拿着软件买卖股票不就行了,实际上软件不是那么神奇,拿来炒股,大概率是亏多赚少。 他们选用的K线图是已经走出来的K线图,至于软件显示也就是马后炮而已,他们目的是为软件做广告,任何炒股软件都具有局限性,至于买卖点大部分都是不清晰的,很模糊的。所谓资金流向,也只不过是一种数理统计,今天大规模流进,明天就可以大规模流出,如何选股操作这就是大问题,甚至上午流进下午流出,彻底套牢你。 另外很多专家谈起股市头头是道,但 都是很空泛的大道理,像十年慢牛、黄金牛市、健康牛、青年牛、壮年牛、爱国牛,外资抄了底等等,这样的谈论,虽然十分正确,但是对操作不具有太多的参考意义,说多了,可能连自己都不相信。 至于一些技术派高手,对各种玄而又玄的理论如数家珍,面对K线走势娓娓道来,可是明显具有马后炮的本色,他们主要目的是通过技术分析,吸引更多观众,引流到线下,推荐牛股,实现利益最大化。忽悠的是那些亏损累累或者是股市小白购买所谓的牛市资料, 做嘉宾的收益好于炒股,才是他们不炒股的原因,极少数人就是给抢帽子交易站台,更是散户的大敌。 什么是专家,这就是砖家。你没掏钱,你若掏钱,把你操作描绘的,,,,,,若神来之笔,什么什么,,,,,,可自己若炒股?就,,,,,,叫什么?大家留言。 他们挣的就是股评的钱,至于炒股,谁爱炒谁炒,反正他们不炒。 人家就是吃这个饭的,这是人家的工作。股评炒股,不一定能赚钱,但他们能帮别人赚钱,确切地说,他能让别人相信,他可以帮别人赚钱。 财经演员比较形象 他们那么精通,为何不炒股呢? 这个问题几十年来一直有。确实有空头股评家。同时也有能说也能炒的股评人士。现在财经台的股评栏,就注意到这一点,开辟了股评人自己炒股的成绩公示。有较长期的成绩,也有近期的成绩。成绩分散度很大,最厉害的,年初至今已经有十几倍的收益。 但是,题主的质疑从逻辑上讲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现在财经频道不推荐个股,他讲的是一些趋势上的问题,和具体的个股不一定对得上号。他的那些运作,是有一系列的过程的,而在某一次的发言当中是不会谈论具体操作的。就是说,发言和实际操作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炒得好的人,他的发言不一定句句都说得准;最近炒得不顺利的,不见得这次发言就讲得不对。 题主提出这样的问题,通常是在表示对股评家的“不屑”。你可以对他不屑,但是没有理由在公共平台上公开嘲讽,那样就是人身攻击。 从业者,禁止买卖股票。所以他们的话,也就是听听而已。 就好象电视直播三大球比赛一样,解说员说得好有道理,可他们也不打排球篮球,踢足球。这和说股的不炒股一个道理,他们都是理论家。 他们绝对不会炒股,因为他们几乎清一色是打工仔,而且十分小气,习惯了空手套白狼的把戏,纯粹赚流量达到其他赚钱的目的,谈的专业,完全是对着股票书籍读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