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不是不赚钱,农业其实是赚钱的,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赚的钱很难让农民富裕。 第一个问题:在于农业赚的钱很大一部分溢价不属于农民,而且被分给了其他人或者团体。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养殖。猪肉价格这几年让很多人又爱又恨,因为猪肉价格在上两三年比较高,让很多人觉得自己买不起猪肉吃,于是开始抱怨,给政府施压。 因为城市人群掌握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远远超过养殖户,所以在面对群众压力的时候,政府就会用一系列手段去压制猪肉价格,例如开放储备库,例如增加国外进口猪肉,例如给大型养殖场增加补贴等等措施。目的就是压低养殖户利润,把利润空间压缩出来的给消费者。 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人是有好处的,所以养殖户只能自己承担损失。没人会在乎他们在养殖过程中所要承担的风险,只想要便宜的猪肉。 这个问题可以推导到其他的农业产品上,例如蔬菜,例如粮食。 第二个问题:耕种规模。 按照我们这边的土地,一亩地一年种植小麦和玉米来算,基本上如果没有天灾人祸的话,每年每亩地的收入是在2000–3000之间,去掉化肥、种子、农药、机械费用等,基本上每亩地的利润是在500–800之间。如果单纯从投资收益比率来看,还是很乐观的。 问题在于由于农村人口众多,每家每户所种植的土地面积基本上都是在10亩地以内,所以就算按照好的收成来看,一年下来也就是利润一万块左右。(不算种植经济作物) 但是如果土地能够流转,进行大面积承包的话,例如一百亩,基本上一年下来的利润也会有十万块钱了。 问题就在于由于土地政策的原因,由于农民数量上的原因,大部分地区很难实现大面积土地承包或者流转。 依然还是每家每户种植一点土地,所以才会出现让每个人误解的“农业不赚钱”的错觉。 我一直都把种地当成做生意,自担风险,获得利润。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就不会选择种植粮食,而且种植经济作物,例如蔬菜水果等。因为这些品种市场风险大,获得利润的空间比较大。 没有风险意识,就不会有成本概念,获得利润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就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