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没想到吧!我除了是游戏玩家,还是个考证达人哈哈哈哈哈~现今谁又不是一个半个斜杠青年呢? 受朋友之约,加上知乎早有不少的邀请,包括专栏的约稿和问题邀请,今天写一点对软考的体会,也算是对我10+年软考过程的一次总结。
作者从大三开始参加软考,共考得了中级包括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六个证书和高级的系统分析师一个证书。中级考试全部是一次通过。 今年公司又要求将本年考证计入KPI,于是又不得不再考一个中级,就选了一个简单的: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言归正传,以下会以Q&A的形式,解释大家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软考有用吗 这个问题也许是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了,但无法用简单的几句话去总结。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去回答,我会这么描述:不太有用。 为什么呢? 看完以下几个问题,大家自然心里有数。
二、软考,实质上考什么 特点一:软考考的大部分是IT技术的理论能力,加上少量实操能力,再加上极少量的新技术知识。 不完全地统计,大概为比例关系为80%+19%+1%。 特点二:软考的知识广而浅,比如每年都会有5分左右的送分题,大概一半可以明确排除2个错误答案,形成2选1。 特点三:软考的知识更新得很慢、很慢,根本不符合信息行业发展要求,没有考什么新技术,大量的知识都是过时的,当中不少又是已经消亡的。 三、软考对找工作有用吗? 因为作者不是HR行业人员,只能从自身经历和阅历去回答。 参考上一问的软考三个特点,可以看到软考的重点为基础理论技术。 什么样的企业类招聘者会看重基础技术?没有。 现在的民企私企,巴不得招到的应界毕业生都1)有扎实的基本功;2)有数个真实的项目开发经验(大项目更佳);3)能996,全天候保持工作状态,操不死。 过了软考,最多等同证明了你大学相关专业科目考试及格,百分制的60-70分。 但不等于证明你有能力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编写代码、完成项目等,最终为企业创造价值。 但事业单位、国企和行政单位,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业如商行银行、商行保险等,对软考是欢迎的。 软考的好处在事业单位中体现最直接,如医院、学校、各种政府机构下的事业部门,因为职称评审(套职称)的前提是先取得职称考试证书。 国企如供电、烟草、四大银行等,也有可能和工资挂钩,或者一次性奖励。 行政单位则越来越不待见职称考试,证书基本不可能和工资挂钩,最多就一次性奖励,或者在用人或考核上有一点点倾斜。 对私企来说,可能最有效的就是提升资质了,主要和中项、高项有关。 另外那些说证书挂靠的,今年2021年初国家都开始清查了,大家就不要动这个心了。
所以我认为,软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提升自己(某一方向)的计算机理论水平,再随缘地获得一些附带的收益。
谢谢大家,欢迎在评论区展开讨论。 大三时过了软件工程师中级证书,告诉你那东西就是一张屁纸的,考的东西都过时到不得的。如果你去的是私企公司,估计那证书可以扔了,还不如一个大学英语六级实在些。 我手上有初级的程序员和中级的软件设计师证书,都是大学时代拿下的,当时并未考虑软考证书的含金量,纯粹是以考促学,验证个人能力。 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以深圳市的政策来说,软考证书 = 职称证书,恰巧我所在的公司也承认这个证书,有了中级证书就是中级职称,像我申请入户和人才安居房这个证书也是直接加分的,妥妥的。也是非常感谢大学时期自己的努力,也分享下考这两个证书的经验吧。 12年5月份取得的初级程序员证书,个人感觉难度跟计算机二级差不多,一次性通过,下午题几乎满分。现在想一想如果再努力胆大些,直接考中级的软件设计师也是没问题的。 14年4月份拿到的中级软件设计师证书,参加的13年下半年的考试,当时大四已经来深圳实习了。这个证书让我受益颇多,因我本身并非计算机专业,编程也是自学的,拿到这个证很大程度的增加了找软件开发职位的信心。也是这个证书的加分,让我很顺利的申请到深圳市的人才安居房。 最后,个人经验如果有时间有兴趣的话,软考还是很值得的。 个人觉得初级中级含金量很一般,几乎没有用。本人考过程序员和软件设计师都是一次性通过。软考如果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考的话比较容易。说说考试吧。 程序员和软件设计师都是考两科,上午考基础,下午考专业知识。基础考的比较广,都是一些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下午考的比较专业,主要有六类大题。 复习考试的方法:上午的知识自己练习几遍都没有掌握的题目,建议放弃。练习的题目都要是考试真题,把近6年左右的真题全部过一遍。 下午只要掌握能掌握五类题目的解答方法就行。下午的算法题相对来说比较难,没必要花时间深入研究,只要能填写一些简单的就可以了。练习的题目一样的必须是真题(也就是往年考的题目),把近6年的全部练习下,必能过。没必要看什么模拟题其他的资料。 软考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考的,又称职称考试,比较深,大概软考初级相当于等考4级吧 说实话,软考不是很好考,想要考试通过的话,先想一想打算考这个认证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什么价值。建议不要尝试,尝试是没有结果的,最后可能直接是放弃了。软考难在需要多个科目同时平衡,涉及内容太多,考察的是大家的坚持。 考试含金量很高的,目前在国内,软考的证书是非常热门的,因为跟职称相挂钩,以考代评,只要考过了所对应的级别就可以获取相对应的职称。这也是大家追捧软考的重要原因。 这要看颁证机构是什么性质,以及对聘用单位来说这样的证件是不是有参考价值。如果被招聘的人员虽出具所谓的高端证件但是工作能力不是很理想,这样的证件是没有实际意义,要是招聘人员敷衍了事那就无所谓啦!多数情况下是什么人他就喜欢什么人,能招到持有很有“名气”证件的员工那可是对他的领导贡献“肾”大啊。 以上所述可能有部分人表示不服,别急如果阁下您需要的是高端专业人才,我相信你绝对不会轻易的下结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才能下结论用还是不用,如果用也要差排到什么地方或者是职位。 假如只是为了什么面子那就无所谓了,只要有高端学历就能撑起所谓的门面,就是个臭狗屎都无所谓。 我净说实话,可实话好说不好听,但事实它就是如此,他若没有真材实料不管到什么地方没人会拿他当会事,不过这也得看是什么样的料啦,如果臭味相投这可真是缘分,知己难得吗。 软考证书含金量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评高级职称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是软考中的中级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获得证书,可以评高级职称,加薪 2、申请中级项目经理获得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程师证书可以申请中级项目经理,且是申请中级项目经理的直接性和关键性前提条件。 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管理办公室《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项目经理资质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信计资[2007]8号),自2008年1月1日起,申报系统集成中级项目经理资质,须提交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合格证书 3、证明你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级别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从获得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4、提高就业竞争力在中国这个特色社会,高学历和高职称能给你锦上添花。由于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通过软考获得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可提高就业竞争力,就职后在职位和待遇方面都有大的优势 5、促进个人发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不仅仅是一张证书,通过软考获得证书,不仅是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巩固了理论知识,更是培养了一种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有很大作用 6、积分落户上2016年4月26日上海正式施行落户积分政策,其中积分细则中,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相当于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积100分和140分。PS:持证人的居住证积分达到120分,其子女可以在上海市参加高考 本人18年前考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很幸运一次通过了。简单介绍下个人当时的情况: 1.起因:公司当时项目管理做得比较差,我自己在试着带项目,但是也不知道怎么专业。于是乎就报了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是自我督促学习的一种手段,给自己一定的压力,报个名我就一定要过。 2.过程: 报名:公司推荐的培训结构,差不多3000学费左右(记不太清了),这个必须是要有培训结构培训才可以考的。 上课:上了十次课的样子,做了两次模拟。系统集成工程师考试的老师还是比较牛,专门做这个培训做了N多年,很多东西真是自己看没感觉,必须听课,老师来讲。我在上课之前就买了教材当时的第2版,这么厚的一本书有一个很好的用处是可以防身,实在看不下去。 一起上课的同学情况:本人是互联网行业,可以说纯兴趣爱好来考试的。同学一部分是银行的,据说考过了可以涨工资;另一部分是升值需要这个证书; 还有一些专门做传统行业项目的,就是项目经理,不要要证的。极少数是像我一样年纪最轻,兴趣来的。(后来我忽悠了一个学妹考了,也是纯无聊没事干) 学习:第2版的教材我是看了5遍左右;老师要求必须看3遍;其中一些自己看一遍,完全没懂。第二遍跟着老师讲得过了一遍,此时是理解了好多,有了思路;第三遍是自己课后复习惯了一遍,同时做了相关的资料总结,把厚厚的一本书做成了word读书笔记,和xmind的思维导图;第四遍做题看了一遍;第五遍讲题的时候再复习一遍。其实到第四第五遍的时候书已经看薄了,只是某个知识点还没记住的定位到某一页看一遍,差不多半个小时就一遍完成了。 3.几个小技巧 第一遍看不懂没关系,一定跟上老师的讲课; 跟着老师讲的课自己做读书笔记,把书上的内容自己总结下来,试着把书扔了,之后复习看自己的笔记,发现漏掉的再添加上; 我自己做了思维导图,把相关内容串联起来。 做题很重要。老师都会带着你做题,务必认真。很多书上的内容模模糊糊,通过做题你知道怎么理解一个定义,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考试是有英文试题的,对于英文试题还是要多了解下的。 过了之后我经过半年的参与工作,和领导 交流沟通,领导也逐渐认可我的一些看法,终于半年后我的工资涨了……涨了……涨了800元,领导还有提拔我当主管的想法。 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个证书给我带来的机会。 更多的软考知识及经验分享,这边会出一个合集,欢迎大家关注。下个合集更新免费的系统性软考学习资料,并提供在线解答!需要各科软考资料的私信我“资料”就行了私企只认学历学位,其它都是废材…… 体制内的话,给你讲个我自己的笑话:大约是2013年吧,我报考了四川绵阳北川县的事业单位,报考条件中有这么一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然后我想啊,这个教育部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本来就是给计算机专业以外的专业用于体现个计算机技能的东西。我一个计算机科班毕业,并持有工信部和四川省人事厅颁发的计算机专业认证“软考网络工程师”,其它条件都匹配,这个证应该不是问题吧…..然后…..我被拒绝了2次,两次都是这个证书不符合要求。 当时很气愤,一个专业的工信部和人事厅软考网络工程师还不如一个业余的教育部计算机等级二级!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是被套路了…… 所以,如果你有时间和能力,把所有能考的证书都考了吧,谁知道哪张证书对谁的胃口呢? 中国的整个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跟随状态,新技术的诞生与发展还基本上是国外公司在主导,无论开发平台还是语言。尤其近几年技术更新的速度很快,政府的软考并没有什么更新,虽然一些理论知识是不变的,但是技术更新的速度确实不等人,软考通过了只能证明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行,但大部分过时而且趋于淘汰的技术依然在软考中占了大量的比重,所以尤其在互联网公司,基本没什么含金量,也没人会在意,倒是不如你在github上参与的有质量的开源项目来的靠谱。 软考的全称叫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工信部领导组织对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可考试。 考试分为上下午两次考试,只有上下午的考试都及格了就可以获得证书,满分75分。 软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十三个资格认可,软考是可以越级报考的,如果能力足够优秀可以直接考中级或高级。 软考不需要任何学历证书,只要认为自己喜欢都可以报考,软考的部分级别的科目已经和日本还有韩国开通了互认。软考可以说是在计算机行业中含金量非常高的一个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