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低至4毛,收购商还在压价,果农砸掉也不卖,到底咋了?

2024-7-30 15:44| 发布者:网赚吧顾问| 查看:10| 评论:0

摘要:产与销售的渠道太繁杂,层层加码捞取利润,应该精简机构,果农成立合作社,直接推向市场。调动果农的积极性,使他感觉到制富的希望。 “树挪死,人挪活”活人还会被尿憋死!大家好,我是@长江三农,悟空问答老人了。 ...

产与销售的渠道太繁杂,层层加码捞取利润,应该精简机构,果农成立合作社,直接推向市场。调动果农的积极性,使他感觉到制富的希望。

“树挪死,人挪活”活人还会被尿憋死!大家好,我是@长江三农,悟空答老人了。果农扔水果的事每年都有发生,为什么发生这种事,涉及到销售问题,为什么卖给收购商呢?卖给消费者不更好吗?把水果砸掉不卖,吃亏的是自己!把头搭在别人肩膀上过日子,是靠不住的。

一、消除对中间商依赖性,自主经营销售

现代农业已经是产业链式农业,不单单是种好了就能发财,就有钱挣,还要会销售,也就是会做买卖,会深加工。中间商为什么压价?还不是看到果农致命的弱点嘛,离开了中间商果农无法生存!这就决定了果农没有讨价还价资本,果农如此,粮农也是如此。如果果农多一条销售渠道,不依赖中间商,自己卖给消费者,中间商还能压价吗?中间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当前水蜜桃市场零售价2.5元一斤,拉到市场一两天就卖光了,我们这边就有果农用4吨农用拉着水果走村串户叫卖。杨梅在国外卖10元一颗,如果出口能卖多少钱?当然,我们不能强求农民去搞出口贸易,但自己种植的水果自己拉到市场销售总还是做得到的吧!未来农业必须要产供销产业链式发展,如果农民仍然是传统农民,是不配当农民的!

二、现代农民要有商业气息

各级乡村振兴局已经挂牌了,《乡村振兴促进法》已经颁布了,乡村不仅仅是种植业了,还有深加工业、销售业。现代农业要求农民有商业头脑,单纯靠种植不仅受制于人,农民应该痛定思痛,改变一下自己。南街村靠种植发起来的吗?小岗村靠种植发起来的吗?都不是单一模式发展起来的。水果怎么卖?可以直播间卖,可以加工果汁卖,可以冷藏起来反季节卖!现在各地农民都在网上销售农产品了,你还在等收购商上门收购,不觉得落后了吗?水果卖不出去,怪谁?只能是怪自己没本事,怪不得别人!不改变一下自己,你永远任人宰割!

三、农民想过没有,没有了中间商怎么办?

果农不知道想过没有,如果没有了中间商、经纪人怎么办?难道不种水果了吗?所以,我们农民还是要自主销售,不能依赖中间商,不能靠别人销售。人都是自私的,中间商不可能给高价的,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价格越低利润越高。指望中间商开恩,良心发现,不亚于与虎谋皮!没有利益人家也不会上门的,无利不起早嘛。农民要学会经商之道,学会企业管理,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把农业当一辈子事业去干,干出名堂,干出轰轰烈烈动响,干出刮目相看的成就感!我们这一代不能再把脑袋搭别人肩膀上了,应该去开劈新天地了!

根据这个问题,我看了一篇农家故事的报道,大意是在今年5月份以来,?苹果降至5毛,西瓜也跌至8毛!

所有这些,包括猪价都很便宜,其主要一点,看存储,在产能过盛的情况下,储存量如果低下来,价格肯定会随着买方买货的减少,而跟随价格的不断下滑!

需要有一个问题而值得考虑的是,在种果树,西瓜包括其它各种商品,有没有在统计未来前景的前提下,去生产,去种植,去养殖!

一件产品,如果不赚钱,搞它干什么?

在低价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涨价潮,因为极其的低价,伤害了对生产的积极性,但低价周期过后,随之而来的是高价风爆!

最好应该是根据有一些大数据来,生产商品,种植水果,养殖牲畜等比较好!能够合理运用资源,使资源不至于被浪费和忽高忽低的产品价格,让人不知干什么好!

电商来了,收购商都亏死了,谁还敢来?人人都骂中间商,没有中间商了又盼中间商。这不是矛盾吗?

现在电商人人可做,甚至直播带货。

所有批发市场是开放的,人人都可以做。

我就奇怪了,为什么你既不在网上卖,又不至批发市场去卖,却偏偏座在家里骂中间商?中间商来了,你不是坑人就是骂人,谁还敢来?!你的货卖不出去,应该找自己的原因!

据说,2021年的水果特便宜!便宜到很懂果农都开始砍果树了,不想再种果树了。但是大城市里的水果,依然很贵。

为什么今年水果便宜,为什么中间商还在压价?

首先是2021年到2021年的水果丰收了,供大于求,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了。而且还有很多进口的优质水果与国内的水果进行竞争,这就进一步压低了国内水果的价格。

水果从果农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必然是中间商层层扒皮的过程。其实果农和消费者都是被剥削的对象。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你如果卖的价格太高了,我大不了不买了,毕竟水果又不是必需品,就算不吃也不影响生活。所以终端卖价还是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的。

所以,中间商只能去压榨果农,来攫取利益了。毕竟果农如果不卖,只能烂在地里,很多果农面对较低的价格,只能含泪卖了。也有一些倔强的,宁可 喂猪也不卖给中间商,但是无论如何都是损失。

想要解决中间商压价这个问题,果农应该联合起来,成立合作社直接去给城里的超市、水果商店供货;

第二,还可以建立水果加工企业,水果罐头厂,水果干,其他水果加工产品,这样不仅可以让多余的水果有一个去处,还能增加果农收入;

第三,国家政策应该对于粮农果农一起扶持,优质水果打开国际市场,这样才能增加果农给你的收入…….

什么价也应物值所值!也会受时令左右!

卖的愿多卖个钱!买的愿少花个钱!都是人之常情。

鲜果行:一是商运,一是时(间)运都是由买卖双方掌控的。人为操弄时间很短。

你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你卖了能不能挣钱?能不能得钱?卖农心里要有数。不能一味地死追利润,时令不容!

收购方是要追求剩余价值。也不能太级端了。我不信神。现在不是提倡多做善事儿吗?行好的善事儿多做,快做会有利润的!

所以没有钱的人永远都没有钱,你把水果丢掉以为中间商就没有水果卖了吗?这样别人可以把价格卖得更高

现在不是电商平台供应销售吗?是属于散户吧?未入联合社进入电商平台。

博知回答:产销脱节,这就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往往是去年什么东西价卖高了,今年一定会一窝蜂地种,我知道的,苹果,还有荔枝,猕猴桃等等,都是因为不同地域大量种植后上市造成了价格大幅度下跌。这是没有做市场调研造成的。过去,在没有搞市场经济,在没有大市场时,现代小农经济,就是真实地将物物交换进化到了有个纸币作为媒介。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民和市场中间多了个流通环节,过去我们叫二道贩子。离开了流通环节,农民生产的东西很难成为真正的商品。特别是今天,商品的产地和市场又往往相距很远。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才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流通体系。过去的那些二道贩子(现在是拉货搞运输的)已经是主宰农村的农副产品走向市场的关键。这对于那些小规模种植户而言尤为重要。现在的问题是,在农村大量的小规模种植户根本没有能力自己走向市场。如果是在农村建立起产、供、销的连接辐射产地和广大消费者的经济综合体,那就将解决农户产品销售难的大问题。但这个经济综合体一定是在集小农为大农,一定是要有一部分原来务农的去做产品销售,去做市场才行。做市场和搞农业种植是两回事,能搞市场的一定是大能人。可以想见,今后很长时间里,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农村城市化进程将加快,农业产品产业化,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将农业产品流通环节纳入农业产品的产、供、销全产业链是最终目标。到那时,农村没有了,有的是小城镇,农户没有了,有的是集群化的农产品生产地和集散地,以及大量的农业产业工人。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果农只看到了降价只是表面,本质是电商全面碾压批发商的结果。批发商玩不过电商,渠道的利益又不能动,只好一再压低收购价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了。农民必须走电商这条路,而且是自己走,这也是唯一的出路。

我们这边主产苹果,作为最耐储存的水果之一。每年都有批发商囤货,等苹果成为反季节水果的时候赚差价。今年这些批发商恐怕赔的裤衩都不剩了,都是由于电商的原因。

最优质的苹果在产地收购价大概在2~3元一斤,在增加了包装费,人工费,冷库储存费,运输费之后,却只能按照1块钱一斤的价格卖出去,还得求着人买。这已经不是赚不赚的问题了,是直接赔到了姥姥家。

水果不是必需品,人的选择空间也大,直接把东西放在网上供客户去挑,远比拉一车过去精准的多。损耗减少了,层层盘剥没有了,成本自然也就下来了。再加上现在是讲究新鲜,所以批发商比电商是完败。

电商的兴起对农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抓住收入就会增加,如果抓不住也不想抓,只会比原来更惨。时代已经变了,要么顺应潮流,要么被汰出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