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计算利润是一件比较常见的事情。通常,对一个小本生意来说,利润的计算是比较简单的。对于小本生意来说,什么叫利润?通常来说,利润不会直接体现在报表中,而是通过一些列因素对利润产生影响:销售额、销售收入三项所占比例(不包括税金及附加)以及折现率、利润率等。我们做过一个统计,有100个小本生意可以计算出200种产品的利润,其中20种甚至达到50%。所以算出来的利润也就是最多的了。如何算出小本生意正确的毛利比例? 1、计算期 计算期就是以什么时候开始算的一种方法。在实际中,计算期主要分为三种:生产期、销售期和结存期。生产期是指生产某一产品所需的时间(包括成本和费用);结存期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的余额(包括收入和费用)。结存期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但是一般都是以年作为单位计算的。 2、平均售价 计算成本时,应该把平均售价放在中间,这样才能体现出成本与价格的差别,以及单位成本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关系。平均售价和基准售价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偏差太大,则会影响成本的支出,从而影响利润。此外,在计算平均售价时还应该考虑利润和税金的问题。例如,一家服装店在计算产品成本时都会考虑销售额、税收、利润率等因素。如果计算营业额、税金和利润等因素都会导致实际售价高于估计售价或者低于估计售价,则会增加利润。所以我们应该尽量让实际售价与平均售价之间相差不大。 3、折后单价/销量单价+利润率 这里所说的折后单价,是指企业将销售收入扣除折现率后所得的净收入。即产品折现费用的高低。销量是按销售商品总数计算,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做到所有商品都平均算出来。比如你花了10万元,购买了一个电脑支架,这只售价3万元,而销量为20个,那么销售总额为10万元-3万元=79万。如果卖出去4个,那销售总额为49万时销售额为79万。那么这个月的折现率就是50%。 4、利润率调整 利润率调整是指当某个产品毛利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调整该产品的销售收入,使其达到最佳状况。调整方式可以采用三种:1、调整零售价,这种方法可以使利润率接近于零。2、调整毛利率,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将每个产品的利润率均调到某个水平上来。3、调整销量增长率,这种方法我们也不难得到:把毛利率按月平均分配到各个环节就行了。利润率调整就是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市场销售量、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等情况来调整其利润率。比如:某小本生意一年卖出去20多万件产品(具体情况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利润率约为5%,每月生产成本约7万元(平均销售量);利润10万元(扣除成本后收入)~12万元/月~13万元/年?这个数字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调整其利润率:一种是当某个产品毛利较高时可以提高利润率到10%以上;另一种则需要把毛利率降低到5%以下、销量降低1%以上才行。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当一个产品(或服务)利润较低时,应该及时向企业提供相关信息以避免竞争优势受到影响;否则就可能使企业处于不利地位而被同行甩在后面。所以对每一个生意来说都有一个正确计算小本生意利润的方法来指导我们去做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5、收入成本表。 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销售收入成本表。这一表可以反应出不同产品成本的差异。例如:一个老板每个月卖了两件衣服,一件衣服的成本是800元,而另一件衣服只能卖出100元。那么收入成本表中:800元=800×100=900元。-10-80=600平方米!当然每个人的消费习惯不一样。但是这个表中显示的收入成本总比销售收入多100元更能反映实际利润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