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河池市郁南县石屏镇新田村,贫困户何德荣和其他贫困户一起制作毛竹工艺品。刘伟摄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江口镇高水村,4名青年成立了电商扶贫基地。杨梦涵摄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70岁的韩晓玲开着三轮摩托车载着50多名当地村民种的“红薯”,销往洛阳、开封等地。图为韩晓玲正驾驶摩托车和村民一起运送红薯苗。图为韩晓玲指导村民种植中药材。 1、创业环境好 “创业环境变好了,我的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好!”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青山村成立了电商专业合作社,村民李伟正在合作社里忙着打包茶叶。他和5名贫困户合作经营了100多亩茶园,去年纯收入达到8万多元。“在合作社成立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电商这个概念。”李伟说,最开始是当地党委政府和团组织给乡亲们推荐互联网电商平台“微商”。没想到自己的生意发展得这么好,不少人纷纷效仿。像李伟一样通过电商平台致富的创业者有很多很多,在广西正成为一股热潮。“农村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杨国荣说。 2、创业需求旺 “农村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刘贵祥表示,自2010年以来,农村电商已从过去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如今,农民已不再满足于外出打工挣钱,而是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将创业信息、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传递给家乡父老。”刘贵祥说,目前我国农村创业需求十分旺盛,而一些乡村地区资源相对匮乏,青年创业者可利用的创业资源也较多。目前,农村青年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27.3岁,其中22岁以下青年创业者占比超过30%,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地区。调查显示,近一半以上创业农村地区都有自己的创业需求。 3、创业意愿强 在调查中,许多返乡青年表示,他们愿意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农业农村发展中去。不少青年认为,在家门口就能创业,不仅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还能让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提升。在浙江嘉兴市平湖市张浦镇马岭村一家民宿业。民宿主人马志海把民宿当成一个平台来运营,目前客流量很大,每天都有30余人入住。“民宿作为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场所,能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马志海说。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聚居区,“90后”青年杨梦涵在家门口就创业开起了小饭馆。她说:“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吃饭、聊天、喝茶和买菜。”杨梦涵是四川泸州的一名90后女孩,毕业后便回到家乡帮助乡亲们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