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是指以人的思想、观念、思维和创造为基础,以科学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对创新创业人才来说:这既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大学教育由于重视对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对于创新型人才存在一定程度的“冷冰冰”现象;同时由于缺乏创新精神以及在实践中过于拘泥于传统教学方式等原因,导致一些具有专业知识与能力而不是专业技能与能力的人才得不到充分锻炼和发展。如何实现创新?我们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因为大学教育中存在固有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是很多学生创业失败最大的原因之一;其次,当今社会有很多人喜欢看电视而忽略了书本学习。因此必须建立起适合大学生学习和发挥个性特点的现代教育模式;再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对于培养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讲政治、守纪律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创新创业应该具备的条件 要完成创业,必须要有创业的意识,只有有了对市场形势和需求的准确把握,才能进行创新。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具备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能够迅速洞察社会的能力、一种具有开拓性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经济角度上看: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浪潮下,我国急需计算机人才来带动经济增长,也是社会发展潮流。但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计算机科学研究应用工作要求。从市场角度上看:创新思维需要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出来才能实现。大学生想创业,就必须学会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创新理念然后还要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和环境条件才能开展起来。 2、大学生创业所需准备基础 基础是创业的基本前提,是开展创业活动的基础。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与企业发展要求的差异,更需要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寻找和发现自己的个性特长。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能够在其擅长的领域做出一定成绩。另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技术工人、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而这些人通常又具有不同于大学生群体特点,这些需要经过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以及专业培训才能逐渐掌握。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认真钻研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以应对企业所需。这些技能是支撑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 3、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择 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取得创新成果。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好项目,因为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中完成,在选择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社会需求及就业形势选择合适的项目:创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因此,应选择适合自身特点与职业规划的项目。(2)结合自身基础情况选择合适产品: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必须有长期、稳定、坚实工作作支撑!因此选择产品时不仅要考虑经济需求更要考虑市场需求;(3)结合自身特长选择合适项目:创业中不仅要选择市场需求较大、竞争较小、投资较少、回报较高、易推广、操作简单且有利润最大化可能的项目;(4)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合适项目:创业是一项艰苦而又充满挑战的行为,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地努力来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