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 编辑|龙哥 但他的经历却又是那么的耀眼夺目.李一男,这个名字乍听起来很普通 这是一个拥有无数荣耀的人,从华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到华为、百度等企业高管,再到后来的牛电科技创始人. 在这期间,他有骄傲的过去,也有步入困境的愁云惨雾,李一男的人生可谓是有着不少的传奇和揣测. 在华为,可以说除了的,没有人能让华为总裁任如此关注
任郑飞和李一男 但李一男却是屡屡站在华为的对立面。? #年轻又成功 那么这个男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任正非又爱又恨呢. 提到李一男,“年轻有为”这个词很适合他。人生有三大不幸,年少得志占其一 1970年,李一男出生于湖南但是年少得志可能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华中科技少年一班 相信很多网友对15岁便考上了华中理工少年班.这个少年班都有所了解 能上少年班的孩子是人们追捧的“天才”,当时的少年班的基本要求就是智商在130左右并且德智体全面发展。. 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称号――神童,所以李一男经历的挫折较少。后来,他理所当然地考上了研究生。
李一男 大二时,李一男被华为的经营理念和文化所吸引,进入华为在当时的少年班可谓是在学校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实习 参加实习仅半个月后,他被任命为总工程师,于是便开始了他开挂般的职业生涯。,2年便当上了总工程师,4年后成为了副总裁. 此时,此时李一男年仅27岁. 李一男华为完成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很快传遍了整个行业,在当时的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李一男便成为了华为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华为太子”、“李一男可能成为下一任华为接班人”等一些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李一男 其实,任也很欣赏,说用爱父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任总认李一男为干儿子. 当时任想尽办法支持花20万美元引进国外设备,但最终这些设备在回来后并没有派上用场 但一向对下属要求严格的任并没有像外人想的那样责怪和。
任正非 李一男没有辜负任郑飞。 厚望,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顺利研发成功,并且期间带领团队成功研究出GSM技术, 为华为在3G市场上奠定了技术根基 。
然而,事业上的成就让李一男职位如坐火箭般上升的同时, 却让这个27岁就在公司位高权重的年轻人不免会产生骄傲之心 。 为人张狂, 这是当时在华为工作的员工对他的印象 。仿佛“给人面子”,“给人留余地”这等词语不存在李一男的字典里一般。
李一男 甚至于对待同是副总级别的态度也是相当的粗暴,这点和出身部队的任正非很是相像, 这可能也是任老欣赏他的一点吧。 李一男的转态任正非当时也看在眼里, 但是觉得小伙子年轻气盛,有能力有主见,有困难敢去克服这也没什么。 直到1998年,当时华为人力负责人陈珠芳也提醒任正非,意思是说:“ 李一男太年轻,虽然能力足够但是还需要在历练历练” 任正非也觉得确实如此,并且想把李一男培养成全能型人才。 于是把他调去了市场部。
任正非 也就是这一次调任,为李一男和任正非的“决裂”埋下了种子 。 # 离开华为 任正非初心是好的,但是却是办了坏事。所谓隔行如隔山, 在研发部运筹帷幄的李一男来到市场部后却是没取得什么成绩,显得可有可无。 这多少让李一男感到有些怀才不遇,虽然期间任正非还任免多个要职给他,但他还是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折。 就在2000年, 任正非写下了《华为的冬天》的时候,让苦于寻找脱身机会的李一男看到一线转机。
华为的冬天 当时任正非在文中预测通信行业即将迎来一场寒冬,为了应对如此情况, 华为当时推行内部创业的方式 , 把内部的一些业务外包给华为的员工自行独立创业 。 但是让任正非没想到的是,他最为看好的李一男却借此机会向他递交了辞呈。多次挽留无果后, 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得力干将任正非心里五味杂陈 。 虽然最后结果李一男还是要离去, 但是任正非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并且还给了1000万作为他所持有的股权进行结算。
任正非 这已经是对李一男百般照顾了,但是这还不够,任正非还专门在深圳五洲宾馆召集华为高层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 就这样,李一男从华为的副总裁的身份转变为华为的高级经销商, 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港湾公司 。 凭借着多年在华为高层的经历和对产品方向的把控,港湾公司第一年销售额就突破2个亿,第二年更是达到了拿到了10亿元的风险投资, 港湾公司也被外界称为“小华为” 。
港湾公司 一开始任正非对自己带出来的人才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感到欣慰,毕竟没有在自己公司的业务上有冲突。 但是后来李一男并不甘于此,而是不断从华为挖走甚至后来还收购了从华为出去的光通信创业团队, 其业务逐渐涉猎到华为的利润核心领域 。 真正让任正非恼火的是,李一男还频频与国外的企业接触,希望得到外企的资金支持。 这让多次受胁于国外的任正非不得不意识到李一男已经犹如脱缰的野马,不受他控制了, 必须要采取措施 ! 于是一向做事雷厉风行的任正非不得不痛下杀手,在华为内部成立了“打港办”, 不惜一切代价打压港湾公司。
任正非不得不痛下杀手 也许有些同学会问,这不违反了反垄断法吗?值得注意的是, 2007年我国才通过了反垄断法,所以这个方法在当年还是很有效果的 。 就这样,华为与港湾打起了“持久战”,可想而知一个刚刚创立几年的公司在实力雄厚的华为面前是多么的脆弱。 果不其然,港湾最后还是败给了华为, 这场轰动一时的商战在2006年时以港湾被华为以17亿收购而告一段落。
华为 有人会问,这场斗争中谁是赢家?任正非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打这场仗, 这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看似是赢了,似乎又是没赢 。 耐人寻味的是,收购还附加了李一男要到华为工作两年的条件。李一男在华为还是担任副总裁,同时还授予首席电信科学家荣誉称谓。 但是这个职位在李一男看来形同虚设,所以接下来两年的华为任职中如坐针毡,直到2008年年底两年期限到了后再次离开了华为。 离开华为后李一男受到百度CEO李彦宏邀请成为百度的首席CTO 。 李彦宏当年说过,全世界只有不超过3个人可以胜任百度CTO,李一男就是其中之一。 可见李彦宏对李一男的评价是如此之高 。
李彦宏与李一男 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 李一男在百度主导开发了“阿拉丁”等多个计划,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但是一直渴望自由的李一男还是不甘于CTO的职位。 在百度任职不到2年的时间再次跳槽到了北京无线讯奇任CEO, 提到这里着实是就有点令人莞尔 。 其实北京无线讯奇说白了就是移动旗下的12580业务的运营商,这家公司的大股东竟然是华为,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任正非的爱才之心。 也就是说几间辗转后,李一男实际上还是没有摆脱华为,没有摆脱任正非。 # 走向深渊 实际上无线讯奇任CEO期间也并没有李一男想象的那么美好,于是不到两年时间他选择再度离职,也许是几次折腾让他对职业生涯的生活产生了厌倦。 最终李一男选择了作为一个投资人加入了金沙江创投。 在此期间也让本来一直主导技术活的李一男以投资人的身份接触了不少的新项目。
李一男再次创业 在2015年的时候,胡依林的牛电项目横空出世。引起了李一男的注意,并且让他重新燃起了埋藏了几年的创业之心。 “ 这是我的最后一次创业。赌注不可谓不大。 ”这是当时李一男对外宣传的话语并决定压下重注在电动车领域。 李一男的加入,使得小牛电动车尚未问世就获得了多家投资机构共5000万美元的A轮投资。并且在2016年众筹到了7200万。 据说当时5分钟就完成了众筹目标,这再一次让人不得不羡慕李一男的开挂人生,随便搞个项目都有大把人支持。
李一男小牛电动车 然而,羡慕归羡慕。后来才知道, 早在2015年6月李一男就已经被刑拘了,也就是牛电科技隐瞒了此消息才顺利获得各方资本的支持 ,毕竟这些投资大多数是出于看好李一男才进行投资的。 令人想不通的是,李一男被刑拘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涉嫌内幕交易,其通过其亲属的股票交易账户购买华中数控共获利744万元。 744万这对当时身价近10亿元的李一男可以说不算什么了吧, 估计这也是他不了解证券交易的相关法律吧,不然实在是说不通。
李一男 但是不管如何,触犯了法律就应当受到惩罚。 # 归来时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 从在华为受万人瞩目的少年转变为如今的被告人, 换做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 。其实人生有波折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一次的经历估计也让李一男受益匪浅 。 2017年12月,李一男出狱,并且在几个月后卸任了牛电科技CEO,虽然没有执掌牛电科技,但牛电科技的上市让他的资产成倍上升。 2021年4月,李一男以10亿美元财富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同年的12月李一男开启了他的第三次创业之路, 发布NIUTRON(中文品牌自游家)新品牌 。
NIUTRON 面对如今“蔚小理”三足鼎立的形势入局新势力品牌,不免会遭受众人的质疑,但李一男却只是轻描淡写的回复:“ 我们就是想试试看这条路行不行 。” 其中无疑透漏出李一男的自信,让我们不禁感慨他还是他,还是曾经那个热血少年。 # 结语:
李一男 也许有人会说李一男不懂感恩,没有在学成本领后报答任老而是处处选择站在其对立面。 但我们抛开这不谈,李一男的几次勇敢无畏的创业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 处处选择站在其对立面。 但我们抛开这不谈,李一男的几次勇敢无畏的创业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