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创业,邹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和杰哥一起养乌骨鸡致富的案例。
5月,东坡区秦家镇松坪村5组乌鸡散养林地里,随处可见成群的鸡。它们或在郁郁葱葱的柑橘林中追逐食物,或站在树梢大声啼叫,为宁静的山野增添了别样的风景。农民邹正忙着喂养近1000只乌骨鸡。1992年12月出生的他,是松坪村最年轻的农民,也是秦家镇返乡农民工的优秀代表。 返乡创业生态养鸡 邹2011年从眉山农业广播学校毕业,开始在外打零工。在外工作三年后,他有了回国创业的想法。当时秦家镇大力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提倡发展生态养殖,而邹的家乡松坪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商机无限。 经过市场调查,邹发现对乌骨鸡的需求旺盛。考虑到家乡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养鸡,有很大的商机。2017年,他决定在“土”字上做文章,带着自己的梦想回国,成立乌骨鸡养殖园,走上乌骨鸡生态养殖之路。
门外汉自繁自养 一个对养殖技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通过去市内外的养殖场,在网上搜索资料,学习养殖技术,最后买了2000个乌骨鸡鸡蛋,建了一个200平米的鸡舍,总投资10万元。 在创业的道路上,邹精心照顾着鸡和婴儿,还有。邹采用了科学生态的放养方法,林下的这些鸡很快就上市销售了。不久,邹的农场初具规模,回到了首都,并开始盈利。 尝到了乌骨鸡养殖的“甜头”,邹决定扩大养殖规模。2018年7月,村里重新流转了约50亩土地作为养殖基地,种植蜜柚、柑橘,自行养殖养鸡。乌骨鸡养殖效益大大提高。现在,他家的一只乌骨鸡可以卖到188元,供不应求,成为乌骨鸡市场上的“香饽饽”。 随着乌骨鸡养殖基地效益越来越好,他也开始用乌骨鸡鸡蛋包装加工成延伸产品,受到市场青睐,经常被抢购。养殖基地每年给他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
带动家乡人一起致富 如果他富有,他就不富有。在养殖的道路上,他念念不忘邻居,要带着邻居把养鸡生意做大做强。“第一,我会为身边的贫困户提供鸡苗和技术,让他们通过养殖达到脱贫的目的。”邹说,只有当这些人真正摆脱了贫困,帮助才有意义。2018年下半年,他发展了10多个农户,平均每户收入近万元。 两年多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实现了养殖生态乌骨鸡的创业梦想。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邹对充满信心。下一步,他将在村上成立养鸡合作社,借助电商平台将生态乌鸡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乌鸡。同时,他还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继续增加散养乌骨鸡的数量,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