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定义)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二、原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1、根据一个或几个总帐科目的余额填列。 2、根据明细账账户的余额计算。 3、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分析,进行计提和填列。 4.根据相关资产科目余额减去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5.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分析填列。 四、流动资产部分的填写 货币资金=三个总分类账账户的余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账账户余额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户的期末余额;“坏账准备”科目中应收票据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坏账准备科目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预付款项=“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坏账准备科目预付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应收股利=期末“应收股利”科目余额-期末“坏账准备”科目中与应收股利相关的坏账准备余额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科目期末余额-坏账准备”科目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存货=材料采购、原材料、周转材料、发出商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商品、委托商品、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产成品、半成品、工程施工、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购销差价等——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 注:1。房地产企业用于销售的房地产属于存货。 2.施工企业的在建工程属于存货。 3.寄售商品不属于报告中的存货。 4.计划成本差异的期末余额为贷方发生数,以“-”号填列。 持有待售资产=持有待售资产科目期末余额-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相关科目期末余额(如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和长期待摊费用) 其他流动资产=除上述流动资产以外的流动资产期末余额合计。 五、非流动资产部分的填写 债权投资=债务投资科目期末余额-债务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其他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科目期末余额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户的期末余额 rong>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期末余额-“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长期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期末余额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注:核算内容 1、自有土地使用权对外出租 2、自有房产对外出租 3、自有土地使用权准备增值后对外转让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工程物资=“工程物资”科目期末余额 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余额 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油气资产=“油气资产”-“累计折耗”-“油气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开发支出=“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 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期末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总账科目余额 其他非流动资产=除以上非流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合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