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是汉语方言的一个语系,也是客家人身份认同的工具之一。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标志,是中原古代中国人的“活化石”。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词和中原常用词的发音特点,保留了很多古音古韵。声调方面,一般有六个声调,但有些地方有五七个声调。
在客家话里,可以看到一些古汉语的影子。当然,我们追溯客家方言的起源,并不是为了训诂,也不是为了防弊,而是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楚客家方言的规范特征,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客家方言,尤其是年轻一代。比如以“我”的表达为例。客家话叫“雅”。而且古人的著作也这么说:
“我”的分析 参考相关资料,客家方言的语音结构归纳如下:
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客家话: 一、物品类: 1.衣服——衬衫裤子(福) 2.房子—— 3.车——查 4.热水——沸水 5.平底锅——炒锅头(vok6 tiu2) 6.勺子——勺子 7.勺子——勺(suk6) 8.大刀——刀 9.脸盆——脸盆 10.毛巾——手帕 1.键——键(so3 si2) 12.脸衫:外面穿的衣服 13.dei衬衫:里面穿的衣服 14.戴笠 15.铅笔(二元五角 16.单张—— (dan1 pi1) 17.木屐——棕色木屐(kiak6) 18.筷子(开子1) 19肥皂——山奈素(fan1 gan3) 20.肥皂——香水底座(siong1 gan3) 21.灯泡——灯包(den1/din1 bau1) 22.苏富比:裤子有弹力绳。 23.手套——手袜(su3 mat5) 24.背带(bi4 dai4):背带,用于携带婴儿 25.衣架—— (sam1 ga4) 26.橡皮擦——橡皮擦(gau1 cat5) 27.——极(dam4 guon1) 28.洗发水——洗发水(sei3 fat5 zin1) 29.钱包——钱包(何 2 bau1)30.公狗——狗牯 31.母狗——狗嫲 ![]() 二、生活起居类: 1.吃饭——食饭 2.吃早饭——食朝 3.吃午饭——食昼 4.吃晚饭——食夜 5.喝水/茶/酒——食水/茶/酒 6.睡觉——睡目/睡眼 7.起床——恍床 8.走路——行路 9.谢谢——多洽 10.不用——唔使 11.回家——转/归屋卡 12.乔迁——搬伙 13.躲藏——避(biang) 14.回娘家——转/探外家 15.建房——做屋 16.放水——干水 18.放牛——掌牛 19.淋雨——笃水 20.洗澡——洗身 21.生气的语气词——叼南径 22.站——企(qi) 23.样般——怎样 24.玩——嬲(liao) 25.阴雨连绵——梅风细落 26.喂养——供(giong) ![]() 三、对人评价类: 1.美/帅——靓,精 2.奸诈——好枭 3.干干净净——铃铃利利 4.傻——矬,唆(suo),厄(nwuo) 5.聪明——精 6.运气差——衰 7.不明事理——四六货 8.不灵光——唔醒水,唔醒目 10.脸皮厚——猪肚面/面皮堆 11.只说不做——卖嘴花 12.讲不明白——讲吾春车 13.笨蛋——大番薯 14.勤快——谙庆 15.吝啬——趔涩 ![]() 客家人素有“宁买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但是,客家话的发展情况并不容乐观。很多客家话词汇被普通话化,甚至一些年轻一代已经不会讲方言了。这样下去,客家话这一”活化石“也将岌岌可危。客家的年轻一代应该了解客家,传承客家话。不然客家话这块“活化石”会失去活力,甚至慢慢消失。 |